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专家论道:前端分类、后续处理应统筹考虑

生活垃圾具有污染源与资源的双重属性,但首先是污染源,其次才是资源。从环境保护角度看,生活垃圾在其收集运输、处理处置、资源能源回收利用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前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与后端分类处理、分类利用设施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很多地方在垃圾分类实践中,面临先推行分类收集还是先建设分类处理与利用设施、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后端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造成分类处理与利用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这个矛盾是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垃圾处理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需要慢慢磨合,逐步解决。

分类收集是整个垃圾处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分类目标、分类方法、分类进度,需要与区域垃圾特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本身也是一个持久的、动态的、渐进改善的过程。

分类收集影响后续处理系统,前端分类收集可以提高处理系统的资源能源回收效率和二次污染控制水平;反过来后续处理系统也影响分类收集,分什么、怎么分应当依据处理系统的要求而定。二者之间实际上是交互影响、动态适应的关系。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多样性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分类收集是现代化垃圾处理系统的要件,但不是前提。

需要强调的是,分类有助于垃圾减量与回收,但本身并不等于垃圾减量与回收。分类后的垃圾依然是垃圾,需要进一步处理;能够回收利用的部分,其回收利用过程也必须满足无害化要求,否则会造成污染的转移与扩散,以及对健康与安全危害。

作者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22B0AAO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