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作者用科技与社会发展历史和现状,论证了失控的必然性

从开始看书到完结,这本书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原来以为对的东西,会随着时间变成不认识的样子;我们以为盖棺定论了的东西,原来是像时间一样流动的。

那些记录在教科书上的定理和发明,并不是因为天才横空出世,而是经过了无数人的尝试,无数次迭代更新,最终被天才攻破最后一大难关,用最精炼的表述方式总结了出来。那些我们以为是荒谬的故事,在当时其实是必然。

这些跟我们有啥关系?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如果你对下一个时代有所好奇,这本书值得一看。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KK 在这本书里提到的内容、概念、领域多到不可能有哪个人能完成全部的深入研究甚至学习,读起来十分不容易。想要简单总结作者的什么,几乎是不可能。所以写一点自己读完这本书以后的直观感受,希望比较有可读性吧!

01 我印象最深的概念是进化

进化论在生物学界是里程碑式的,可惜它不能像牛顿定律那样直白地应用到科技里,但是在人文领域给人带来很多启发。

在生物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进化的结论,却不能准确预言未来的进化的方向,甚至不能复制进化的过程。因为一个进化过程可能要持续成千上万年,还不一定得到研究员希望的结论,研究员搞不了这个,只好反过来,研究一下为什么生物会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

进化过程是失控的。

后来有人用计算机建模的方式研究进化过程,也就是在计算机里养一些可以自我复制(模拟繁衍)的程序,让它们用争夺计算空间的方式模拟生存竞争。最后他得到一些新的程序,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达到“生存”和“繁衍”,它比一些人绞尽脑汁编写的程序更简洁。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那个绞尽脑汁写程序的人是哈佛的一个数学天才。那些自我繁衍的程序,非常符合电脑病毒的特质。

这意味着什么?

有意识的推导,输给了无意识的进化。

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者所说的,失控的力量。

所以它这么强大,能不能利用起来?

答:难。

我们在设定进化的初始的时候,不知道它会得到什么结果,甚至不确定它沿途经过什么地方,甚至不清楚在哪里会结束。

就像一条河,我们在河的源头很清楚它会向下流,却不清楚它会途径哪里,会流多远,绕多少弯,从哪里入海。

进化只有一个粗略的方向,没有明确的目的。沿途和终点,全部是未知,不能拿来做加工制造那样精确的事情。

是否完全不能预测进化结果?在计算机上模拟人工进化的大有人在,然后衍生出一大摞进化游戏。

计算机很适合做这种事,但是想要真的进化出能改变一些什么的程序,可能要好久好久。

说到这儿容易想到人工智能。但是不太一样。人工智能是对既有信息有学习能力(很弱的学习能力但是学的快学的多勤能补拙),根据学习到的内容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并不意味着进化。进化是群体的,生态的,学习是个体的。

那,等到有可以进化的程序出现,那会儿世界要变成个什么样子?谁知道呢。

所以进化有啥用?

日常我们经常用到“进化”这个词。作者认为“进化”的含义可以拓展为一种广义的演进方式,除了生物学界的达尔文进化论,人类的社会形态、科学技术、语言、普世价值的发展变化,都是以一种类似进化的方式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世界变成了我们老祖宗想象不出来的样子,也是一种进化。那如果我们用进化的手段,可以得到一些无法预设的东西。

KK:

进化作为一种工具,特别适用于以下三件事情:

1)如何达到你想去而找不到路的领域

2)如何达到你无法想象的领域

3)如何开辟全新领域

工作的时候,拓展新业务的时候,从零到一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化。至少对当时的自己,或者正在尝试的团队来说,是这样。

它开始了,它可能达到目的,可能走向失败,可能死去,可能有些绕弯子,也可能没达到预期却意料之外的成功了。

进化的思考方式,可以帮我们摆脱“不懂于是不能”的思路,在迷茫的时候多给一点勇气。

02无序和混沌的结果是秩序

各种自然科学都在寻找世界的秩序,然后在宏观世界成功了,在量子世界失败了。

爱因斯坦有句话很有名:“上帝不掷筛子”。但他是错的。量子论最终证实了随机性(不可精确预期性)是客观物理世界的根本属性。秩序的宏观世界是由无序的微观世界构成的。

前面说的人工智能,它的组成,神经网络,是一些没有透明秩序的网络连接。然后就像河流经过无数山川平原最终流向大海那样,神经网络经过海量数据训练,最终达到训练结果,结果是 alphaGo 下围棋可以赢过人类,超过了其他任何的白盒程序。

进化也是这样。我们不确定这条河最终会流到哪儿,但是可以简单预测一下它下一步要去哪儿,哪怕只是一点点信息,可能也是有用的。还有生物科学里的无数谜题,在规律的表象之下却找不到确定可推导的秩序。

大多数基础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就像百川归海,都变得混沌又无序,好像构成世界的伟大力量,原本就是混沌又无序的。

最终强大力量的本源,是失去控制。

等计算机继续发展下去,操作系统足够复杂,它可能也会这样混沌,但是会更强大更聪明。人不可能完全预判它的下一步行为,但是它给人的帮助更强大了。

03 达尔文的进化论正在被挑战

前面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可以解释一切,但是没法儿用。它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很容易在历史中证实,却很难证伪。

达尔文学说也有弱点,比如,它解释不了眼睛为什么在进化过程中很长时间都没什么用处却没有被淘汰。这么多年过去,类似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就像在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的地方,发现了相对论,在达尔文进化论不能解释的地方,也有人在尝试找到一些别的东西,可能是挑战一下达尔文的权威,可能是弥补一下达尔文的局限性。

挑战的人试图找到一些进化中的必然性,来证明“即使从来一遍,即使有无数其它可能性,生命也会进化成相似的形态”这件事。这像是一个有神的论调,但结论是无神的——生命进化就像一条河流,最终形态不在于它途径哪里,而在于最终生命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所以最终造成这件事的不是神,而是生命之间的相互作用。

04 作者最后总结了一些普适性的规律

全书的最后,经历过作者天马行空又逻辑缜密的一大本书的描述之后,终于给出了一些九条总结:

1)分布式

2)自下而上的控制

3)递增收益

4)模块化增长

5)边界最大化

6)鼓励犯错误

7)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

8)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

9)变自生变

其中我个人觉得最有趣的是第8点,持续的均衡意味着失去活力,持续的不均衡才是一直发展的。这个世界发展到如今,不需要神力的推动,自然也不可能有类似神的位置留给人类来操控万物。类似的,现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厉害了,人类对于机器,也不会永远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失控是必然的,而失控,意味着发展。

上面这些规律都是从自然科学里推演出来的。有些在生活中已经很常见,但仍然能从很多门自然科学里面找出它的前世今生。有些来自前沿的技术还没来得及改变世界。

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取决于人对于世界的认知,科学发展对生活的影响除了技术领域,还有我们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

总而言之,非常有用。作者已经在最后一章概括了他们,不可能再有更好的表达,所以干错不再 copy 了,欢迎大家自己去看。

写在最后:

作者讨论人类的未来走向,是对未来的窥探,不是预言的完成。就像三维世界的人类尝试到更高维度世界去,看起来眼花缭乱,可能是高瞻远瞩,也可能只是未来的冰山一角,谁知道呢。

这本书的作者,用的是典型的美国式“改变世界”的思维方式,文章内容几乎囊括了整个科学史,整本书条理清晰又叫人应接不暇,好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森林。然而我的这一篇文章,站在森林外围,不得其门而入,只能写下一些单薄的印象。

这应该是我《失控》的最后一份笔记,但欢迎更多讨论,有留言必回复。

———————/END/———————

我的更多文章

Conan产品研习社

期待你的留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527G0L7S5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