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如何运用“费曼技巧”迅速掌握新领域的知识?

超级想念我的闪光公众号,闪光少女最近忙着考证,更得很慢,以后争取要多更新~

今天跟大家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迅速掌握新领域的知识。

之所以想要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是因为少女所在的行业,经常接触到许多新技术比如商业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需要快速了解某个领域的新概念和新知识。

平时,这些词语也经常出现在我们周围“高逼格”的高谈阔论中,但是我们是否真的懂呢?下面分享一则如何判别那些在滔滔不绝高谈阔论的人是否真的懂的小秘诀:

如果你在咖啡厅听到有人在大谈大数据是核心生产力,并且说了一堆逼格满满的词语,满嘴动词大词,吸了一口烟,眼神深邃地说“我们拥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我们的产品将称霸世界”。

那么你不妨跑过去眼睛发亮地说,哇好厉害,那我能不能进一步请教一下:

您说的机器学习,我没有听过,到底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这几个是什么关系呢?

这些技术可以应用在哪里?

怎么应用呢?能不能举下例子呢?

如果对方无以言对,低头抿一口咖啡以掩饰自己的尴尬的话,那么他就是个忽悠。如果对方能够以非常浅显的方式给你讲了个透彻,并且能够举出实际应用例子,那么说明他是真的懂。

举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懂,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听明白,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够说明白。

那么我们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新领域的知识呢?费曼技巧帮到你。

费曼是谁?

理查德·费曼是一位风趣的诺奖物理学家,曾经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他讲过一个故事:他跑进数学系,挑战任何一位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即不管这些教授告诉费曼多么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只要他们使用简单的术语(不得使用费曼觉得生僻复杂的单词或术语)去描述,费曼就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这个故事经常被提及时,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觉得理查德·费曼真是一位伟大的天才。实际上,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个被称作费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方法。

费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是一个让你学习效率、效果大幅提升的学习技巧,号称终极快速学习法。

我们可以在什么场景应用费曼技巧?

迅速学会新的概念,理解你实在无法理解的概念,弥补知识差距,巩固自己不想忘记的知识,或者让学习更有效率

记忆你可以理解,但在考试中却经常忘记的概念。

备考复习,很多时候我们看书觉得自己一看就理解了,但是考起来才发现自己还是too young。采用这个技巧,能够深度理解一个概念,并且该记忆还会在你的大脑中保留数年之久。

如何应用费曼技巧呢?

在这里引用下Quora一个问题下的回答。该问题是:怎样快速学习?(How can you learn faster)

你可以尝试下费曼技巧。

第一步,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拿出一张白纸,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上。

第二步,设想你正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设想对方是一个对这个概念一无所知的人,当你这样做的时候, 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还存在没有理解的地方。

第三步, 如果你感觉卡壳了, 就回顾一下书本。无论何时你感觉卡壳了, 都要回到书本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卡壳的那部分, 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 顺畅到可以在纸上清晰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第四步,简化语言表达。最终的目的, 是用你自己的语言, 而不是书中的语言来解释这个概念。如果你的解释很冗长或者令人感到迷惑, 那就说明你对概念的理解可能并没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顺畅。你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 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 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其实,费曼技巧,本质上,就是以教促学。

在这里我再举一个我崇拜的黄执中大神讲过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以教促学很有用,有用到能够逃出“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个魔咒。

以下为黄执中老师讲以“教为学的表达练习”的主题时原话。

我是黄执中,今天我要跟大家谈一谈咱们要用什么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平常在上课的时候,我常遇到一种情况,那就是会有同学听完课跑来跟我表示说:“哇!黄老师,这堂课的内容你讲的好清楚啊,我一听就懂了。”

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往往会笑着跟同学吐槽一句,说:“同学,你错啦!你觉得这堂课的内容,我讲的好清楚,那只能说明这堂课的内容,我,懂了。不代表你懂了!”

好,我这么说,不是故意要跟同学抬杠,而是要点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那就是,懂,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听明白,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够说明白!

换句话讲,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讲课,他能说到让你懂,那就证明这堂课的内容,你们的那位老师啊,他可是真懂了。

而当你听完之后,如果你把刚才的内容重新换个法子说一遍,你还能不能做到让别的同学听明白?如果不能,那就代表你刚才所谓的懂了,其实只是个假象,刚才在课堂上,你只不过是见识了老师的懂,自己呢,其实还没懂。

额,这一段有点像绕口令对不对?所以,我常开玩笑说为什么电影上有句话讲:“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原因之一,就在于咱们刚才所说的,能让你听懂,不代表你真懂,只代表能说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他懂!

好,那了解了这个观念后,我们回到一开始的主题。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呢?(通过独立思考和开口讲听到、看到的一个个道理、故事和段子来锻炼)

好,直到今天,我都经常会做一种练习:每次看书,当读到一个段落觉得,“哇!这个想法好妙啊!这个观念好棒哦!” 的时候,我都会合上书,然后试着把它教一遍(跳出舒适区),假装你眼前有个同学,他不懂这一段的内容,然后呢,我要说到让他懂,而结果你会发现,“咦,刚才这段书,我明明看的很清楚,觉得很明白,怎么一转头,自己说起来就变得吭吭吧吧、词不达意,说起来平淡无奇,完全没有传达出我刚才看书时候的趣味感!”

这个时候不要急,因为这代表你终于体会到,那种真懂与假懂之间的落差,这就是表达的第一个阶段(知道真懂与假懂的落差,但一直处在第一阶段出不来或者不出来,那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个时候,我们重新翻开书,重新把刚才的内容读一遍,“哦~!”你就会发现,原来作者的表达中居然有那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螺丝被忽略了,那可能只是作者的一个小例子、一段小铺垫,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形容词。但只要缺了这么一个小环节,同一件事,你说起来,就会变得很不顺、很不具体、很没意思。

OK!这时候,你第二次把书合上,然后对着那位假想中的同学再教一遍。于是你的表达就会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你会开始真正的理解到,每一个表达的环节扮演着什么样的功用,你会了解为什么有时候要多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有时候要先做一个铺垫,为什么有些词语要特别讲究,才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好,这样下去,你每读一本书、每遇到一个有意思的段落,都要对着那个假想的同学教一遍,然后,那些好东西才会真正的成为你内在的一部分,才会渐渐长进你的身体里。

所以,我要强调,遇到好的内容啊,传统上都是要你把它背下来,但那是没意义的,你要做的不是拼命背书,而是练习教书,只有透过教,你才能真的懂;也只有透过教,你的表达才会生动,而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

最后呢,你就要准备第三个阶段了:分享。我常常在吃饭的时候、闲聊的时候,把我之前练习教过的段落拿出来分享,我多半会说,“嘿,我之前听过一篇演讲、我看过一篇文章,发现有个观点挺有意思。”然后试着用5-6分钟的时间交给大家,每次教的时候,观察一下大家的反应,如果大家被我一教,都频频点头,说很有意思,说他明白了,那就证明我这下可就真明白了。

这个习惯对我来说很有帮助,因为吃饭闲聊的时候,外在的干扰特别多,所以除非你的内容能够说得有精简又有意思,否则根本吸引不了大家的注意。而万一我失败了,反正吃饭嘛!低头跟大家打打哈哈,也就过去了。

但如果我成功了,也就是我能够在5-6分钟内用一个小教学,跟大家谈笑风生,这时候,我就会把它暗暗记下来,这个段子以后就是我上课啊、演讲啊、致辞的时候所能拿出来引用的小包袱。

所以:

第一个阶段,是直接接触到、感受到那些真懂与假懂之间的差距。

第二个阶段,是让自己多体会不同作者间,在表达时使用的各种小环节。

第三个阶段,是让自己从小型分享的过程中,积累既有的成果。

这,就是我们平常锻炼自己表达能力时,最直接的三个步骤。好,我今天讲的道理你懂了吗?如果你懂了,那就证明,我懂了。所以,下去练习一下,找个人说一遍,看看你能不能证明你懂了。

黄执中老师上述对“以教为学的表达练习”的探讨,其实就是费曼技巧的应用。我们常常听了许多道理,以为自己懂了,其实自己陷入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思维骗局中,其实我们没有真正懂了,只是我们的大脑欺骗了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懂了。

要真正懂得新知识、新概念、乃至于别人分享的方法、道理,还得通过假想你要给别人讲清楚这个概念来练习,反复练习,只有这样,那些好东西才会真正的成为你内在的一部分,才会渐渐长进你的身体里。

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欢迎关注本少女~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529G21ND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