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工智能特别火,特别是ai。
这段时间跟朋友聊起ds,好像它最近变傻了。各种各样的分析有很多。作为外行人,自己也发挥一下想象力。
大概所有人工智能都将经历一个阶段,那就是大量的应用和普及。应用的人越来越多,意味着,人工智能所接受到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
有用的、没用的,一股脑都装在ai的脑子里。那么在信息筛选方面,必然就变得复杂,所以变傻就会成为必然。
想象一下,在没有建立一整套的数据筛选机制之前,大量的数据都会形成存储,所以,最终考验的就是数据存储能力,核心点,还是在电力和能源上。
如何辨别,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这是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标准的问题,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所以,大概人工智能永远不会替代人类,因为没有一套自我形成的价值观。
而整个人类的进化历史,大概就是一整套的价值观的筛选过程。凡有利于生存的,保留。而不合适的则选择遗忘。
放到每个人也是,大家也会选择性的记忆和遗忘。
一、
用人工智能来算命,大概也会面临此种境遇。
一则当被灌输各种各样的命理理论后,而这些理论又无判断对错的标准,那么ai也会无所适从。特别是,现如今,人工智能所吸收的基本都是错误理论。
所以,最终的结果也是预测不准。
这是人类优秀的地方。懂得遗忘与筛选。
我们某年某日,可能受过一次伤害,具体的事情可能记不清楚了,但是类似的教训会铭记,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而在做选择时,很多人有时会超脱自己的境遇,利害得失不去计较,抛弃四平八稳的道路,而去选择比较泥泞的道路。
如果当年,有人工智能,对其提问,应不应该上井冈山,过草地种种,大概答案必然是不能。
有时候,ai像是一个精致的利己者,方方面面的得失计较,最终丧失一点,叫做理想主义。这个就是价值观。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不是人工智能做的选择,只有人才能做出。
如果依照这种精密的运算,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断不会发生,大约,刘邦就安稳的当个小差;朱棣也就止步封地。
每当重要关口,人的选择不仅仅是以往经验的推演,还有几分是无可选择,需要几分后知后觉的幸运。
这应该就是天命!
二、
将入四月,距离庚辰尚有时日,不急写月运。写点碎碎念,更加如心。
2025年,乙巳,很大的一个主题是新瓶装旧酒。
为什么这样说,如果讲乙,按照其气流转,近可以追溯甲辰年,远可以涉及壬寅年。
很多事情的因果,都是基于当时发生,而到今年完全体现出来。这话,四平八稳,因果总是存在。
但是,对很多人而言,今年有许多旧人旧事的牵绊,特别是去年的尾巴,今年割,去年的屁股今年擦。
体现到工作上的变化,例如去年悬而未决的的调整,今年发生。去年没下的决心,今年行动,等等。此类事情诸多。包括去年认识的人,今年深度接触。
倘若,如此循环往复,因果连接,那么一个人的人生似乎就被命运的大网罩住了。去年复今年,今日复明日,总难超脱。
但是,人总是会在一片混沌中,寻找到一丝灵机。诸多道路,偏偏不走,选一条没有走过的路子。既往的人生经验,偏不遵从,调皮一下。
实际的结果,可能是好的,走过去别开生面,也可能不好,走过去,面临深渊。因人而异。如果说大运,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大概就在此处,每到人生新关口,路子如何走,个人有选择。
从今年,到接下来这几年,时代上看,就是这样的时机,总会让一些人重新选择路径。
冬去春来,元造化之始发,柳绿花红,百鸟争鸣,且看谁发春来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