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雏形河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凭借视太阳的“光照与黑影”在地球表面上同时移动,刻定一天的冷热升降气温图。在视太阳一天的光与影同时能动中,我们在北半球观察得到:“日中”视太阳光照正照在南方,时间是日中火热、方位是南方火热,火热可称为太阳;“日偏”视太阳光照在西南方,时间是日偏次温,方位是西南次温,次温可称为长阴;“日落”视太阳黑影在西方,时间是日落凉,方位是西方凉,凉可称为中阳;“退隐”视太阳黑影在西北方,时间是退隐冷,方位是西北冷,冷可称为少阳;“夜半”视太阳黑影最浓在北方,时间是夜半冰冷,方位是北方冰冷,冰冷可称为太阴;“晨曦”视太阳黑影在东北方,时间是晨曦次凉,方位是东北次凉,凉可称为长阳;“日出”视太阳光照在东方,时间是日出温,方位是东方温,温可称为中阴;“升空”视太阳光照在东南方,时间是升空热,方位是东南方热,热可称为少阴。在中国古时候,是依据一天中的视太阳“光照与黑影”,带来的方位时点气温,按阴消阳长,从小到大来排数位。即:“1、北方夜半太阴;2、西南日偏长阴;3、东方日出中阴;4、东南升空少阴;5、中宫;6、西北退隐少阳;7、西方日落中阳;8、东北晨曦长阳;9、南方日中太阳”。在地球上描绘成八个方位时点气温圈,也称“太极风水圈”,来定位太极风水圈上的八个方位时点气温带,并分别在这太极风水圈上的八个方位时点气温带的方位上取名:1、坤(北方-夜半-太阴);2、巽(西南-日偏-长阴);3、离(东方-日出-中阴);4、兑(东南-升空-少阴);5、中宫;6、艮(西北-退隐-少阳);7、坎(西方-日落-中阳);8、震(东北-晨曦-长阳);9、乾(南方-日中-太阳)。从而形成阴消阳长,数位从小到大,或阳消阴长,数位从大到小的“成熟河图”。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