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从“跟跑”到部分“领跑” 中国探月工程20年

嫦娥六号在月面展示的玄武岩国旗。“石头版”国旗可耐低温、抗高温、抗辐射,确保在月球表面不褪色。

2025年4月1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

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以实物实证与历史档案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以“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为引领,走出的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烙下中国月面印记,从突破月背中继通信技术架设地月“鹊桥”,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而归。工程研制团队一条龙攻关攻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为建设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注入了强劲动能,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观众浏览嫦娥六号任务采集的月球样品。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密封封装容器。该容器高26.6厘米,最大直径22.6厘米,三层结构,最内层为钛合金材料。 

嫦娥六号的御用摄影师——“金蟾号”智能机器人。当它被释放到月面后,自主启动并建立无线通信、自主移动、自主取景拍摄上传照片。

嫦娥六号返回器、降落伞、鹊桥二号中继星(左)。 

嫦娥五号月壤纤维。采用特别工艺将月壤转化为纤维材料,该技术对突破月球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嫦娥五号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机构。抱爪式对接机构收紧后,两器紧密连接,实现样品自动转移。

表取采样装置。嫦娥五号月面采样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表取,另一种是钻取。采样通过相机图像判断,天地一体化遥控操作实现。 

同位素热源,又称月球车“暖宝宝”。该装置是通过放射性元素衰变来提供热量的小型加热设备,被用于嫦娥三号、四号。

探月任务中使用的各型火箭。从左到右依次为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八号。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

中国境内现存最大的月球陨石。

本次展览作为探月工程 20年系列活动的首站,是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之一,为期2个月。后续,还将启动探月精神宣讲、全国巡展等系列活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3xuGfxcLS963gPch3mLAYv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