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你说,未来如果真的是机器人给你说球……

这部短片大家都看过了对吧,不知道各位是否满意。其实我也不用再卖什么关子了,估计看过的朋友都已经知道,这片子它不是人类剪辑的,这是人工智能的杰作——来自IBM的AI VISION。

如果看这篇推送的有相关工作的朋友,我很想听听你们对于这部片子的看法,以及对自己职业前景的看法。

Vision这个词,相信熟悉漫威的朋友都知道——这就是幻世的名字啊。

虽然能力主要是来自于头顶上的心灵宝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是钢铁侠曾经的“电子管家”贾维斯的实体化。

它能够帮助斯塔克检查身体状态、管理账户余额、分析战斗数据以及调查美女的背景资料,至于黑入竞争对手系统这种事对它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当初看电影的时候估计各位也会羡慕斯塔克的这个助手,反正我是很想有一个。

而J.A.R.V.I.S这个名字也不是随便起的,漫威给它的解释是Just a Rather Very Intelligent System——只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智能系统。

我们现在的科技还没有达到创造出贾维斯的能力,虽然也有了一些可以人机对话的人工智能,但是自主性好像还是差了不少,还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更别说主动解决问题了。可是对于“机器人会不会有一天统治人类”这事儿的讨论,可是要大大提前于这项技术真的到来的时刻。这只能说明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人类自保的危机意识还是很到位的。

电影、小说等文艺作品中机器人,或者说人工智能总会有一天发展到有自主思考能力的阶段,然后就开始想,我们机器这么厉害,还不用消耗什么资源。相比之下人类简直就是地球的“病毒”啊,脑子也慢、运动能力也有限,还经常闹事,算了,消灭了吧。

然后人类就得和自己制造的人工智能大战,因为他们已经进化到了拔电源没用的阶段了,所以总要冒着生命危险关掉总闸才可以解救全人类。也因此人类越来越会担心人工智能“太聪明”,运算能力太强,担心自己的智商斗不过机器,最终就被机器取代了。

具体表现在我身上,那就是当我知道我要采访IBM的人工智能专家的时候,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有没有在研究关于“解说机器人”的项目,毕竟我才刚入行不久,我可不想我的职业生涯就这么被机器人给终结了,哪怕我是终结者系列电影的忠实粉丝。

“天网”的问题咱们姑且可以放一放,真有一个可以单手开哈雷另外一只手用猎枪的机器人出现没准我还会很激动。当然也可能我本身就是科幻小说、电影的爱好者。科幻也不都是星际穿越、外星旅行、超能力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想象。如果您也喜欢儒勒·凡尔纳先生的小说,里面很多当初的“科幻”以及成为了事实,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寻常”所见,可是当年那就是科幻,而且也正是对科幻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嘛。

所以,到底有没有要取代我们解说的机器人啊!

这是采访之后的合影,我和沈老师很默契的选择了几乎是同款的打扮,中间这位就是IBM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林咏华老师。而后面这个大屏幕上的海报,“最懂球的AI剪辑师”说的就是这次剪辑出FMVP集锦的AI vision。

您各位可能看我们结束采访之后都挺开心的,确实因为采访很顺利,林老师的解答可以说是由浅入深,给我这个门外汉虽然说的有点迷糊但是也是“不明觉厉”,而沈老师提前做了不少功课,加上业内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和林老师聊的非常好——而且我分析啊,沈老师也不担心他的嘉宾的位置会被机器人那么快取代,所以心里踏实。

不过其实采访之前,状态还真不是这样的:

一般NBA解说前,我们的导演也会跟我们对流程,如果有前包装还会聊一聊今天前瞻的重点、和嘉宾老师分析一下比赛的走势。但是每个赛季要有上百场比赛,所以肯定也会有侧重,但是就这场采访,绝对是开始前准备环节资料最细致也是最深奥的一次了,光是采访提纲就改了四、五稿。

我觉得直观的问题,就是知识的不对称,如果和林老师说篮球,我和沈老师肯定不用这么费劲,但是聊人工智能,咱们不专业啊。但是我们不熟悉的人工智能偏偏这次做的是我们的“专业”——篮球方面的工作,所以还真不能说出太外行的话来。

其实对于人工智能和体育的交集,似乎从“阿尔法狗”开始就特别受到了关注,人类最好的棋手都不能战胜它,不过人脑目前的开发状态要和有着可以自己学习、24小时不停自己对弈的人工智能相比本就是有差距的。而且下棋,它是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用固定的规则竞技的比赛,虽然是体育,但是感觉上偏“静态”一些,至少从转播角度上来说,如果仅仅转棋盘内对弈的局势的话,一个固定机位就足够了。

篮球比赛可就完全不同了,就拿我们这个短片来说,不同的机位、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场馆,我们人脑去区分哪个是库里、谁是詹姆斯、杜兰特在哪似乎并不困难。对于我们熟悉的人,不管他们在哪、穿啥、干什么甚至是不同年龄时期的照片都能分辨出来,可是这个工作交给机器就不那么容易了吧。

这只是“筛选”的环节,就像是我们这次的这个片子,你得有个“主角”。但是选了主角之后也得有“情节”——你得选出高光时刻啊。对于球迷,找出喜爱球星的highlight时刻并不困难,至少咱们可以很直接的分辨出哪个球进了还是没进吧。然后再去选择哪个球很普通、哪个球还不错、哪个球unbelievable。如果这个球是关键场次的绝杀,那就更加分了,但是这些机器又怎么能从一场比赛48分钟,一个系列赛至少4场比赛,一个赛季至少82场中找出来呢?再说集锦有时候可是有几个赛季的跨度的,人的外形都有改变,而且这里面还有人换了发型、留了胡子、同时球队可能也换了、号码也不一样了,这要让机器认出人来,是个挺大的工程。

何况NBA作为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并不是每个球都是”有效“的,这里有很多涉及到规则的部分。有的球打进了还要加罚,有的球即使进了也是犯规在先,这要让机器看懂规则——实话说有时候裁判都有误判,难度不是一星半点的高啊。

沈老师还从专业的角度问了一个问题,对于NBA以及很多运动来说,录像分析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会把自己球队的战术以及对手的录像剪辑出来供教练组分析以及给队员们直观展示,但是他们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当初斯波尔斯特拉就是热火的录像分析师,几乎就是住在球馆里当“球馆老鼠",所以哪有工夫找女朋友啊。有了AI Vision是不是就可以让他们正点下班了?

当然,采访那天我还问了很多其他的问题,具体说了什么,大家可以去看看那天采访的视频,林老师对我们的问题都一一做了解答。

简单说,就是现在的人工智能会用512个点定位人脸,不管你有没有胡子、发际线有没有后退、是初入联盟还是已经奋斗十年,AI能可以准确的辨别谁是谁。同时还会给整个人的体态再用上1000个左右的定位点,加之球队、号码的辅助,认出人来只是第一步。

而关于比赛的规则和进球的判断,AI的自我学习能力也远超我的想象,特别是现在AI 已经可以从现场观众和解说员的语气中判断这个球的结果和精彩程度了——这对以后解说的要求就更高了。

当然,我最关心的问题肯定还是会不会被取代。

不过林老师也算是给我一个“定心丸”了。林老师说虽然如果只让AI 做比赛的描述,也就是经常说的play by play,这个机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要艺术性的加工语句、要和嘉宾很好的协调、要照顾球迷的情绪、要偶尔利用幽默或者深情调节气氛,现在(注意是现在)机器还做不到,所以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机器应该还取代不了人类解说。

人类解说这几个字听着有点别扭,但是好消息是我的职业生涯就这么被保住了。

其实包括人类剪辑师(咱们就统一口径),也不必太过于担心AI剪辑师来抢饭碗,现在的AI更多的是辅助工作。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剪辑的流程,其实最复杂也是最麻烦的部分是关于素材的搜集和整理,我们直播中也有快剪老师,为的我们第四节中那些集锦、回放、最佳扣篮最佳球员等小片可以马上做出来,但是那其实是个工作量很大的工作。但是如果AI 可以更加的成熟,那么人类剪辑师就可以通过指令让AI去搜集这场比赛甚至是某个球员生涯内所有的比赛相关的集锦——比如要调出库里生涯所有10米以外3分球命中的集锦,这要是人类剪辑师去做,真的工程量太大了,但是如果交给AI,可能几秒钟就找出来了所有素材。而最终细致的加工和艺术处理再交给人类剪辑师,就可以保证他们的时间、体能、精力的最大化利用了。

好在现在的AI 和贾维斯一样,暂时都是“管家”的身份,他们会是我们工作中的好伙伴。想象一下以后比如我转播扣篮大赛,突然想看科比参赛那一扣,随口一说AI 就会把整理好的素材直接在屏幕中给您呈现出来,岂不是会让直播更加精彩。

当然,似乎对解说的要求也更高了,至少我还真的要继续保持号人类解说员的优点,尽可能不要给AI很快超过去才好。

但是要能和贾维斯一起说球,是不是也挺有意思的,比如"贾维斯,please give me the reba`s wechat,thx."

已经身在俄罗斯,这边的游记也会更新,别着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11B0WP8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