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出版的研究成果再次将人类对火星生命的探索推上热议风口。
《火星的大建筑师》一书作者、火星研究机构“西多尼亚研究所”创始人乔治·J·哈斯(George J. Haas)在书中披露了数十张NASA拍摄的火星地表图像,并提出惊人观点:火星上可能存在古老的外星文明,其遗迹至今仍可在地表观察到。
哈斯指出,这些“遗迹”包括金字塔、鹦鹉图案地画以及五角星状结构等,展现出高度几何对称性,无法用自然地质活动解释。
“几何,是文明的印记。”他强调道。
五大神秘结构揭示“火星之谜”
钥匙孔结构
2011年,NASA火星勘测轨道器在“利比亚山”拍摄到一个由楔形结构与圆顶构成的地貌,酷似巨型感叹号。
哈斯认为这一“钥匙孔”状结构呈现出非自然对称性,与日本古坟等地球上文明建筑极为相似。
鹦鹉地画
2002年,在南部“阿尔吉尔盆地”拍摄的图像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形似鹦鹉的地表图案,具备眼睛、喙、翅膀等22个生物学特征。
哈斯称其为“鹦鹉乌托邦”(Parrotopia),并称五位兽医均认可其“生物解剖正确性”。
萨根金字塔
1972年,“水手9号”拍下了火星“埃律西昂地区”多个三角金字塔结构,高度达3200英尺。
尽管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提出风蚀成因可能性,但哈斯坚持其为人工建造的可能性更高。
火星“亚特兰蒂斯”遗址
2019年,在“亚特兰蒂斯混沌区”,哈斯团队发现规则排列的建筑残迹,布局酷似沙特古城阿勒乌拉或战后柏林遗址,分布呈“孪生城市”格局。
星芒要塞
在“涅潘忒斯高地”,哈斯发现一个五臂放射状结构,其形态高度类似16世纪欧洲或美国内战时期的“星形堡垒”,特别是与美国“亨利堡”结构几乎一致。
“火星将成为科技的宝藏”
尽管主流科学界仍将这些发现归结为“空想性错觉”,即人脑在图像中自主识别熟悉图形的心理现象,但哈斯并不动摇。
他坚信,“只有人类亲自登上火星,才能揭示真相。”
随着SpaceX计划在2026年发射首艘无人火星飞船、2030年实现载人登陆,哈斯寄望未来科学家能实地考察这些结构。“火星将成为科技和知识的宝藏。”他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