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天气有时候会产生极强的“下击暴流”:简单说就是大量冰雨从天而降时裹挟制造了一团密度很大的风雨混合物加速冲向地面然后四散开去,风力强,致灾可能性高。
下击暴流示意图(网图侵删)
经常有人说这东西很罕见,其实只有极端强度致灾的下击暴流才罕见,而与下击暴流原理完全一致的云雨之下发生的一般强度的下沉气流,实在是一种常见甚至总有的现象。生活中其实总能遇见:雨一般都是带着风来的。
有时候哪怕雨在天上就蒸发光了,也会有一股风下来(因为蒸发吸热效应在空中制造了一团密度大的冷空气,它会掉下来)。这种情况远处的人可以看到雨幡,近处的人会感受到一股清凉的微风拂过。
雨幡(网图侵删)
我个人给这一类现象和机制取了个名字“雨化风”自用。
自从大国重器风云4号B星上天后,我就很喜欢看它1分钟一次的加密快扫云图,22年8月间有一次凝视大洋时,发现了海面上无数的“雨化风”,就录了个屏。今天翻出来分享给大家。
简单解析:
以上这些圈的空间尺度大约在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生命史十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可想而知,当我们在总体平稳风小晴朗的海洋上看到那些零零碎碎或团或线的低空白云,感受到的那些阵阵或微风或劲风,大多来自这些“雨化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