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光驱动软体机器人,该设备能沿预设轨道在空中运载货物,其运作原理类似登山缆车。这款自主运行的柔性机器人可攀爬80度陡坡,载重能力达自重12倍。
“我们此前已开发出能在水中和地面快速移动的软体机器人,但这次想探索在开放空间进行空中货物运输的设计方案。”论文通讯作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副教授尹杰(音)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期刊。
该软体机器人采用缎带状液晶弹性体材料制成,通过扭转形成类似螺旋意面的结构,两端连接构成环状手镯形态。这个柔性环形机器人被悬挂在由线、缆等材料构成的轨道上,通过将同一环体绕轨道缠绕2-3次,使其保持与轨道平行的悬挂角度。
当垂直于轨道的红外光照射时,材料吸光最强的部位发生收缩,引发滚动运动:受光收缩部位将未受光低温部分拉入光照区域,随着受热-冷却循环持续,环形结构在轨道上产生自转推进。研究人员证实,这种螺旋滚动机制使机器人即便负重也能攀爬陡峭坡度。
实验显示,该机器人可在细如发丝、粗似吸管的轨道上运行,并能克服绳结、凸起等障碍。在复杂路径测试中,成功完成曲线、圆形、三维螺旋等轨迹的受控运动。“我们认为这种对复杂路径的可预测适应性,展现了实际应用潜力。”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齐方杰(音)指出。
研究团队正探索具体应用场景,并计划开发响应阳光等非红外光源的新型软体机器人。“例如制造能在自然光照下运行的空中运输系统。”尹杰(音)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