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神奇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社会都是无人驾驶、无人售货、无人操作,那人都干什么去?

如果我们站在今天这个时点回头望,会发现人类技术的进步从来都是如此,今天的“无人技术”并没有多少的不同。说起来,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思考过,在人工智能技术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像富士康用流水线取代更多的工人一样,很多机械性地岗位,都会被机器取代。李开复就曾经说过,十年后50%的人类工作将被AI取代。因为机器智能、聪明,还便宜,只要训练好了,比人好用多了。

未来,大多数相对机械的工作,都会被机器取代。李开复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保安会被摄像头监控和机器人巡视取代,司机会被无人驾驶取代。甚至部分看起来很高端的职位,也并不安全,比如医生,以及华尔街的交易员等。

所以,人类要想在未来机器人横行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位,就要培养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去从事机器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创造性的工作,包括各种艺术类工作,比如画家、作家、音乐家等等。当然,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艺术天赋,但仍然有一些可以选择的方向去考虑。比如,李开复曾经建议,50岁以上的人,可以转型做高端服务工作。

人工智能(AI)对人类的影响的确很大。11月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报告称,到了2030年,机器人和自动化可能会取代全世界8亿人的工作岗位,相比之下,目前的全球劳动力总量约为40亿。根据这份报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受到该趋势的影响。在所有工作种类中,首当其冲的将是机器操作、快餐等一些较为机械化的工作。

事实上,“无人技术”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它的真正目的是帮助人类脱离那些重复低效、高成本低产出的工作,或者是远离那些包含着不确定性的危险工作。事实上,决定孩子们未来会不会失业的关键因素绝不是“无人技术”,而是他们是否具备承担未来那些“有人工作”的能力。

至于人类做什么,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在自己的演讲中曾多次表达过,在他看来人类未来剩下的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创造力,包括了科学的创造力、文学、艺术的创造力,也保证了讲故事的能力、公关、市场的能力。另外就是有关爱性的工作,也就是一些服务业,经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关爱,获取更多的信任,那时AI只会是人类最好的工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25A0BWJ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