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全自动缆道河道流量测量系统

在现代水文监测领域,准确、实时的河道流量测量对于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效率低、精度有限,且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存在安全风险。全自动缆道河道流量测量系统的问世,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其中的雷达缆道测流车更是成为了系统的重点组件,领导着河道流量测量技术的变革。

一、系统概述

全自动缆道河道流量测量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它以两根间距为 300mm、直径≥5mm 的 304 不锈钢钢丝绳作为导轨,将雷达波测速探头、双自流电机、雷达测速控制器、锂电池、无线电台等设备集成在雷达运行车内。当系统接收到运行指令时,雷达运行车能够在导轨绳上自动运行至测流断面指定位置,测量流速数据并实时传输至系统控制器,再结合水位数据计算出流量。整个系统实现了断面无人值守自动测验,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二、雷达缆道测流车的构成

雷达缆道测流车作为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采用了独特且先进的设计。

(一)结构设计

它采用 2 根直径≥5mm 不锈钢丝绳为轨道,外壳经过小风阻设计,确保在风雨天气下也能平稳运行。内部装有轴步进电机,即使在跨度较大或存在坡度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行驶。同时,通过精确计算小车重量与轮子前进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有效避免了风雪天气下打滑的问题。

(二)充电系统

配备了双交叉式充电结构,结合智能电流电压控制,既保证了充电的稳定可靠性,又延长了电池寿命。以高性能锂电池为动力,电池电压受主板智能控制。当小车在回程途中接近终点时会主动减速,直至金属接近开关接触触发点,而且在测每条测速垂线时启动或停止均有自动加减速功能,避免晃动。

(三)智能化功能

能够准确自动计算起点距的行程,准确到达每条测速垂线上方。若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判断出电池电压过低或雷达测速异常等异常情况,会自动返回充电桩,并上报错误信息。在每到达一条测速垂线上方时,会主动上报当前垂线编号和电池电压,方便用户实时了解小车运行状态。当电池电压超过设置下限值时,会主动请求充电;反之,达到峰值则主动请求断开充电,保证锂电池电量充足。

三、工作原理

在测量过程中,系统控制器通过无线电台向雷达测速控制器发送运行指令,控制雷达运行车内的电机,使其运行到指定测流断面位置,并将到位信息回传。随后,系统控制器发送测流指令,雷达测流控制器控制雷达测速探头开始测量流速,并将数据实时发送至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同时采集水位数据,再将水位、流速等数据传输给流量计算终端,终实时计算出断面流量。

四、性能优势

(一)高效准确

雷达缆道测流车利用雷达波表面流速仪,其流速测量范围为 0.15 ~15m/s,测程≥30m,能适应测验河道断面 20 - 200m 的要求,全天候稳定运行,包括暴雨天,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智能化程度高

可根据水位变化自动调整测流垂线数,具备多种测流模式,如定时施测模式、加密施测模式、低水位停测模式、低温停测模式等,满足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测量需求。还能自动校时,确保系统时间与北京时间同步,并支持现场和远程参数修改功能,方便用户灵活配置。

(三)稳定性与可靠性强

采用双轨设计,相比单轨,双轨在流速测验精度、雷达车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雷达测速探头保护、自动充电可靠性以及故障检修便利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太阳能浮充蓄电池供电方式,保证连续 45 天阴雨天系统也能正常运行,且太阳能板能在 2 个太阳天内充满蓄电池,保障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五、注意事项与误差来源

虽然全自动缆道河道流量测量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一些事项。例如,雷达波流速传感器的标称流速为 0.15 米 / 秒,但建议在线应用时适应流速大于 0.3 米 / 秒,因为低流速时风速影响较为明显。此外,要保证水位时仍能测到流速,采用流速面积法计算流量,并通过表面流速系数率定来提高流量测量精度。

在测量过程中,误差主要来源于角度误差、探头晃动以及风速影响。角度值不准确会导致系统误差;探头晃动会使测点变化,加大流速数据离散,此时需延长测流历时以提高精度;风速会影响水面流速,尤其在流速较低时,影响更为明显。

全自动缆道河道流量测量系统凭借雷达缆道测流车的强大功能,在河道流量测量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它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还降低了人工测量的风险和成本,为水文监测工作带来了变革性的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系统必将在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工作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ylpdCb6XeGG4uloHXm5Qgl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