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用2023年的思维来做2025年的拼多多,你包死。如果说是一个新手上来做多多的话,一定要找好对标同行,你先去看同行怎么做的。因为同行就是你最好的老师,比如说上架的时候,可以先去找两种同行。
1.对标同行:别做“原创烈士”
找同行并不是简单的去抄主图,而要像侦探一样去分析两类关键对手:
“常青树”型:不要只盯着销量第一的,我们需要找那些在榜单上稳如泰山的老链接。比如某款保温杯,连续6个月稳居TOP20,那它的SKU布局(比如组合装、颜色分类)一定经过市场验证,直接"抄作业"就行。
“火箭型”:搜索关键词,按"上架时间"排序,找到那些上架时间不到90天、评价少于100条,但销量突然飙升的链接。比如最近一款"可折叠脏衣篮",上架30天销量从100单暴涨到3000单,说明它的主图、定价、卖点踩中了风口,赶紧模仿!(注意:模仿≠低价,价格持平或略高才能保证利润)
2.差异化=场景再造
差异化不是改主图颜色,而是重构使用场景。例如:
数据线我们可以直接设置成“游戏主播专用防缠绕款”
收纳盒同样也是可以换成“露营可折叠餐具仓”
案例:某母婴店铺通过将湿巾标注为“儿科医生推荐尺寸”,点击率就直接提升了37%。
3.定价博弈:用利润率去倒推打法
关键细节:强付费产品我们需要用“动态投产法”——当链接进入流量爬坡期的时候,当每天的销量增加500单的时候,ROI就需要上调0.2
比如:某服饰店铺通过这个方法,14天就将ROI从1.8逐步修复到了2.5
案例分析
某一个厨具类目的商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竞品“不锈钢菜板”月销有2万单,但差评却集中在“易留刀痕”。然后他们根据差评的情况做了三处调整:
SKU新增“德国激光雕刻款”(成本多了3元但是售价却可以直接加15元)
主图场景改为“米其林厨师切牛排”
定价比竞品高8%,但是详情页强调“刀痕包换”服务
结果:30天自然流量占比从12%升至45%,退货率直接下降6%。
玩法总结
当所有人都在卷价格时,你有没有想过:消费者真的只为低价买单吗?下次看到竞品爆款时,不妨先问自己——它的差评里藏着什么机会?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