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中科米堆自动化智能检测系统外观结构尺寸检测服务方案

尺寸测量自动化智能检测系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配合机械关节臂,对产品/工件进行扫描,主要是检测产品/工件的外观结构尺寸,是专为工厂车间的近线检测及智能测量室而设计,可无缝集成到自动化测量及质量控制流程中,让检测更加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尺寸测量自动化智能检测设备,通过发射高密度蓝色激光束,以每秒百万次的速度捕捉工件表面坐标点,形成立体点云数据。与传统接触式测量不同,激光扫描无需触碰工件,既能避免划伤精密表面,又能深入传统工具难以触及的异形曲面或微小孔隙。配合机械关节臂的灵活摆动,系统可实现360°无死角覆盖,即使是发动机缸体这类复杂曲面工件,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全尺寸扫描。扫描精度达到±0.01mm级别,满足航空航天叶片的毫米级公差要求。

传统质检依赖人工记录数据,不仅效率低下,更存在数据孤岛风险。该系统将点云数据直接导入智能分析模块,通过算法自动生成尺寸检测报告、形位公差分析图及趋势统计表。以变速箱壳体检测为例,系统可同步完成128项关键尺寸的测量,数据实时上传,与生产批次、设备状态等参数关联,形成完整的质量追溯链。某家电企业实践数据显示,单条产线检测效率提升92%,数据整理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8分钟,质量异常响应速度提高7倍。

柔性化适配:产线检测的变形金刚

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自动化智能检测系统展现出极强的场景适应能力。机械关节臂搭配可更换治具,既能检测手机中框这类微型工件,也能应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等大型部件。通过预设检测程序库,切换产品型号仅需10分钟,远低于传统三坐标测量机2小时的转线耗时。某3C电子厂商利用这一特性,在同一条检测线上实现5类不同产品的混线生产,设备利用率提升65%,年节约设备投资成本超200万元。

这套将硬件精度与软件智能深度融合的检测方案,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的质量控制模式。从精密加工到批量生产,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支持,系统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三重升级,帮助企业在质量控制环节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当检测不再成为产能瓶颈,中国制造的品质升级之路将走得更稳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DVhf3zctFbK7j5G3srKrf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