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吉林长春
2. 吉林大学,中国吉林长春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安徽合肥
4. 清华大学,中国北京
期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DOI: 10.1038/s41377-025-01839-5
研究背景
X射线闪烁体在工业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传统铅基材料因毒性和自吸收效应限制了其发展。镧系(Ln)金属卤化物因其低毒性、大斯托克斯位移和优异发光性能成为潜在替代材料。然而,现有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或热注入法)条件苛刻,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开发一种快速、温和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该研究提出一种室温再结晶法,以甲醇为溶剂、乙醇为反溶剂,快速(2分钟内)合成了一系列零维结构Cs₃LnCl₆(Ln = Ce、Pr、Nd等13种镧系元素)微晶,并首次实现了单元素微晶的大规模制备(单次产量11克)、循环再生及高熵五元素Cs₃[TbDyHoErTm]Cl₆晶体的制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部分材料的4f5d跃迁或ClLn电荷转移特性,突破了镧系离子4f4f跃迁的宇称禁阻限制。其中,Cs₃TbCl₆微晶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高达90.8%,在X射线激发下光产额达51,800 photons MeV⁻¹,优于多数商用闪烁体。基于Cs₃TbCl₆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的柔性薄膜展现出优异的X射线成像能力,空间分辨率达12 lp mm⁻¹。
研究方法与创新
1. 温和高效: 在室温下实现镧系金属卤化物的快速合成,避免了传统高温工艺,单次合成规模达11.0 g,且材料可循环再结晶利用;
2. 通过多元素均匀掺杂,拓展材料性能调控维度,Cs₃TbCl₆的PLQY和X射线光产额显著优于多数无铅材料。
图一: Cs₃LnCl₆的结构与形貌表征,验证合成方法的普适性,确认晶体结构一致性,并揭示形貌与结晶动力学的关联。
图二: 大规模制备、循环利用及高熵晶体制备。
图三: 光学性能分析,阐明材料发光机制,突出Cs₃TbCl₆的高效发光性能。
图四: 发光机制的理论计算。
图五: X射线成像应用。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5-01839-5.
声明:本文章所涉及的文献解读仅用于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所有内容均基于已发表的公开文献进行整理与翻译,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方所有。如果原作者或版权持有方认为该文章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并做出相应调整或删除内容。
X射线研究院(X-ray Academy)致力于传播X射线及CT领域国际前沿科技,推广X射线及CT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提供质量检测专业人士的线上线下交流平台,促进X射线技术更为广泛而安全的普及应用,为工业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进入射线世界
X射线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