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使用需求与场景
用途定位
1.确定洁净棚的具体应用场景(如电子制造、生物实验、食品加工等),不同场景对空间功能的要求不同。例如:2.设备与物料尺寸:统计需放入洁净棚的主要设备(如 FFU 风机、实验台、生产线)的长、宽、高尺寸,以及物料存放架、传递窗等辅助设施的空间需求。示例:若设备尺寸为 2m×1.5m×1.8m,需在设备周围预留至少 0.5m 的检修通道,避免设备与棚体碰撞。
二、计算空间需求的核心要素
1.操作区域面积
按 “设备占地面积 + 人员活动空间 + 通道宽度” 计算;
单人操作区:每个工位建议预留 1.2m×1.5m 的活动空间;
多人协作区:需增加人员行走通道(宽度≥1m)及物料运输通道(宽度≥1.5m,若使用推车则需≥2m)。
高度设计
净高度需满足:
1.设备最高点 + 0.5m(检修空间),如设备高 2m,则棚体净高建议≥2.5m;
2.若顶部安装 FFU 风机,需额外预留 0.3-0.5m 的安装空间(FFU 厚度通常为 0.3m 左右)。
3.特殊场景:如涉及垂直层流送风,高度需结合风速要求(0.45m/s±20%)调整,避免因空间过高导致气流紊乱。
缓冲与辅助区域
若需设置风淋室、传递窗等净化辅助设施,需将其尺寸纳入整体规划:风淋室常规尺寸:0.8m×0.8m×2m(长 × 宽 × 高),需在洁净棚入口处预留对应空间;传递窗尺寸通常为 0.5m×0.5m×0.5m,可嵌入棚体墙壁,需预留安装位置。
三、考虑安装环境与空间限制
现场可用空间
测量安装场地的长、宽、高,确保洁净棚尺寸不超过可用范围。例如:若车间天花板高度为 3m,扣除 FFU 安装空间(0.3m)和棚体框架(0.1m),洁净棚净高需≤2.6m。
注意障碍物(如柱子、管道、照明设备)的位置,避免棚体与障碍物冲突。
模块化扩展需求
若未来可能增加设备或人员,建议预留 10%-20% 的扩展空间,或选择模块化结构(如可拆卸框架),便于后期拼接扩展。
示例:初期需求为 10㎡,可设计为 2m×5m 的基础单元,后期可增加 1m×5m 的模块,扩展至 15㎡。
移动与固定需求
若需安装万向轮便于移动,需考虑地面平整度对尺寸的影响(轮子高度约 0.1m,需计入总高度);
固定安装时,需预留棚体与墙面的距离(≥0.2m),便于固定支架的安装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