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50万只“斑马贻贝”入侵美国!当地厨师警告:最好别吃,可能有危险!

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正在向美国中部蔓延——斑马贻贝(zebra mussels)。斑马贻贝原产于东欧,20 世纪 80 年代通过货船压舱水传入北美。目前已在包括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多地造成严重生态与基础设施损害。一只斑马贻贝一年可产下数十万颗卵,附着力极强,常堵塞排水管道、破坏供水系统。

这种体型小巧但生态破坏力巨大的淡水贻贝,近日被发现大量聚集在怀俄明州一艘船只的升降设备上。根据怀俄明州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WGFD)发布的消息,工作人员在现场清除时发现了超过50万只斑马贻贝

这艘船曾停靠在南达科他州的 Lewis and Clark 游乐区,随后被转移至怀俄明。为防止斑马贻贝扩散,WGFD 联合水生入侵物种专家使用高温热水进行了全覆盖烫杀,并采取多种手段确保不留下任何可复制的 DNA。

小贻贝,大隐患

斑马贻贝外壳有明显的黑白条纹,外观与蛤蜊相似,但其行为极具破坏性。根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介绍,这种贻贝是过滤性生物,通过虹吸方式摄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一旦大量繁殖,它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干一片水域中的浮游粒子,使原生鱼类、无脊椎动物等失去食物来源,并因水体清澈过度而更易遭受捕食。

最令人头疼的是:一旦入侵,几乎难以根除。这也是为何美国各州环保机构始终强调“防止扩散重于治理”。

 “能吃不等于应该吃”

在“是不是可以靠吃掉它们来解决问题”这一看似可行的民间建议面前,专业厨师给出了否定意见。

来自怀俄明州首府夏延的厨师 Petrina Peart 接受《Cowboy State Daily》采访时表示:“斑马贻贝确实可以煮熟食用,但我个人强烈不推荐。”

她解释,斑马贻贝长时间过滤水体,极易富集有害细菌与毒素。“淡水贻贝会摄入水中的污染物质,它们也许能净化湖水,但并不适合端上餐桌。”

“除非来自被严格监管的干净水域,并经过完全煮熟处理,否则食用贻贝风险极高。就算加再多黄油、柠檬、香草,甚至红酒杀菌,也无法完全保障安全。”

“吃掉入侵物种”并非万能解法

的确,曾有部分地区通过“吃掉入侵物种”的方式控制生态问题,比如开曼群岛就将绿色鬣蜥开发为特色菜肴,有效缓解了数量暴增的生态压力。

但 Peart 指出,斑马贻贝与鬣蜥相比不仅体型更小、处理难度更大,且更容易携带微生物污染。“哪怕从问题解决角度看这主意没错,但从烹饪与食品安全角度讲,我不会碰它。

她补充道:“我在开曼群岛的时候也没喝鬣蜥汤,斑马贻贝我也会跳过。”

官方提醒:请勿食用、勿转移

目前,WGFD 正持续监控相关水域,并呼吁公众提高警惕,不要将任何附着有生物的水上设备转移到其他湖泊或州界水体中,以避免斑马贻贝进一步扩散。

此外,请勿尝试食用斑马贻贝。虽然它们在外观上与海产贻贝相似,但其生态属性与潜在风险完全不同。

在全球生态互联愈发复杂的今天,入侵物种不仅是生态问题,也逐渐演变成公共卫生与消费认知的挑战。“能不能吃”,远不如“该不该吃”重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ursYxe5zsi7jD0IxoCVPx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