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斑马鱼开展社会行为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因为在这些病症中,社会行为障碍表现得十分突出。斑马鱼在视觉上会被同种个体吸引,成年斑马鱼会本能地聚集形成鱼群。它们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具有结构化社会关系的群体中,包括集群、优势等级和领地行为。集群是斑马鱼表现出的最重要的社会行为之一。研究认为集群能为个体斑马鱼带来诸多好处,包括获得配偶、高效觅食以及防御捕食者。集群行为通常以体长为单位来衡量。
社交互动测试和社交新颖性测试的设置
社会互动测试
在这项研究中,一端放置装有陌生斑马鱼的无色充水亚克力盒,另一端放置没有鱼的蓝色充水亚克力盒。AB系斑马鱼与陌生斑马鱼相处的时间更长。
社会新奇偏好测试
该测试中,用装有“新”陌生斑马鱼的无色盒子替代蓝色盒子,而将“旧”陌生斑马鱼放在另一端。AB系和金色突变系更偏好新的陌生斑马鱼。
社会偏好
斑马鱼在幼年期就会形成集群偏好,且这种偏好由视觉介导。因此,当在具有不同颜色图案的集群伙伴中做出选择时,个体会更倾向于与和自己成长过程中颜色图案相同的个体集群。一旦形成,集群偏好就会保持稳定,不会因社会环境的改变而逆转。
社会识别
斑马鱼在社会识别中同时利用视觉和嗅觉线索。研究表明,视觉介导的识别基于早期生活中与已学习模板进行表型匹配的机制。嗅觉在斑马鱼的物种识别和亲属识别中也发挥着作用,也是通过表型匹配过程实现的。
社会学习
斑马鱼群体学习躲避电击的反应比单个个体更快。研究还表明,斑马鱼可以从经过训练的示范者那里学习逃生路线,并且在一群未受过训练的个体中,示范者的存在会增强逃生反应。
还有其他实验证明了斑马鱼之间的社会学习。其中一个实验旨在探究处于社会网络中心的斑马鱼是否比社会联系较少的个体对群体行为有更大影响。“关键”个体在群体中处于最核心位置,因为它们能与大多数其他个体轻松互动,而“非关键”鱼要么与其他个体保持至少两个体长的距离,要么只与另一条鱼靠近。识别出关键和非关键鱼后,将它们放入另一个带有不透明屏幕的水箱,屏幕留有足够它们穿过到另一侧的缝隙。当把关键和非关键斑马鱼分别放入类似水箱的不同群体中后,向水箱中放入一根木棍以诱导躲避行为,此过程进行三次试验。在所有试验中,有关键鱼的群体比有非关键鱼的群体更快地穿过到另一侧。这表明群体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关系间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