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又火上热搜了。
你可能不知道,Labubu已经让义乌不少老板忙得连轴转。
三个月内连开三家店,六七百人的小工厂每天生产两三万套“娃衣”,还供不应求。
这些衣服不是什么国际大单,而是为Labubu量身定做的“潮玩时装”。
一个原价百元的小玩具,被黄牛炒到几千上万块,依然“一娃难求”。
很多人以为这是“盲盒的又一轮热潮”,但实际上,Labubu不是在卖玩具,而是在卖“可感知的情绪价值”。
从代工到原创,Labubu背后是中国智造的跃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托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但我们并没有停留在低附加值的代工环节,而是坚定不移推进自主创新,持续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人才储备和创新生态。如今,中国正逐步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迈进,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意“孵化器”。
就拿潮玩产业来说,过去中国玩具企业多处于产业链底部,如今一批企业正借助创新土壤,从设计端崛起。Labubu正是典型代表——从IP创意、外观设计,到生产制造、包装、供应链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中国全链条创新能力的提升。
有研究报告指出,Labubu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意中心”转变的趋势已然成型。
创新,是制造业抵御风浪的底层逻辑
刚刚过去的5月份,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仍增长6.3%。
背后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以国产潮玩、智能穿戴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正成为拉动增长的新引擎。
在一个越来越复杂、变化加速的全球市场中,唯有持续创新,企业才能真正抵御周期、稳健发展。
不论是面向C端消费者,还是B端客户,产品背后的“设计+工艺+体验”的综合竞争力,已取代单纯的价格比拼。
我们坚信,未来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像Labubu这样的中国品牌和现象级产品,在全球舞台赢得一席之地。
情绪价值时代,制造业的考题变了
在潮玩行业,产品卖的是设计背后的“认同感”。但别忽略——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稳定、可控、可复制的制造能力。
不只是潮玩,制造任何产品,客户真正买的,早已不是功能,而是“预期不会落空”的体验”。
而现实却是:
• 很多传统工厂依旧靠经验判断工艺
• 品控靠“摸一摸”“看一看”
• 一旦交期紧张或批量上来,质量波动就频繁发生
当制造变成了赌概率,客户自然就不再信任。
未来属于“能把感觉做成标准”的企业
Labubu之所以能在全球卖出千万个,不是因为它多好看,而是因为它每一次都一样好看。
你也许不是在做IP潮玩,但你做的每一块布、每一件衣、每一道工序,其实都承担着一种“客户期望”。
你能不能像Labubu一样,把这种“期望”稳定交付?
你有没有能力把“感觉”变成可控、可量化的标准?
这,正是制造业在情绪价值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