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朝内166文学讲座第217期 | 从摄生法到整体健康:医学文化史视角下的健康智慧

当我们谈论“养生”时,脑海中可能浮现出保温杯里的枸杞,或是健身房的打卡记录。但你是否想过:人类对健康的认知,如何从古希腊的“六种非自然因素”演变为今天的“生活方式医学”?

朝内166文学讲座第217期将邀请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带你穿越2500年,解码人类健康理念背后的医学文化基因。

亮点抢先看

本讲座将从医学文化史的视角,探讨从古代“摄生法”(regimen)发展到当代“整体健康”理念的演变历程。

摄生法起源于古希腊,强调六种非自然因素(空气、食物、睡眠、运动、排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在希波克拉底和盖伦体系中得以系统化。中世纪伊斯兰学者如阿维森纳与伊本·布特兰将其理论进一步发展。

进入近代早期,个体化养生理念兴起,健康管理逐渐进入家庭领域。工业化与现代医学的发展一度削弱了摄生法的主导地位,但公共卫生运动和健康文化又赋予其新的形式。

在当代,随着生活方式疾病的流行与整合医学的崛起,传统摄生法理念被重新发现并与现代科学结合。

今天,再塑“生活方式医学”的理念与实践,重新理解和应用古老的养生智慧,有助于构建更可持续的人类健康未来。

医学文化史视角

健康智慧是“医学文化史”系列丛书里的重要内容。

由当代医学史权威罗杰・库特担任总主编的“医学文化史”系列丛书堪称填补空白的医学文化通史性著作,它由55位全球顶尖学者参与编写,突破传统学科史局限,从全球史和跨学科视阈,展现2500年来人们对健康、疾病和医学的理解,包括如何应对衰老、病痛、瘟疫,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治疗实践与医学信仰等。该系列按年代分为六卷,每卷都以环境、食物、疾病、动物、物品、经验、心灵/大脑、权威等八大主题贯穿,组成一套海量、专业、系统、前沿的医学文化百科全书。而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等领衔的译者团队,确保了译文的专业性与准确性。该系列已出版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四卷,帝国时代和现代两卷预计8月出版。

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张大庆教授这样评价“医学文化史”系列:

由著名医学史家罗杰·库特领衔编撰的六卷本“医学文化史”系列,为读者展示了过去2500年里,人类如何理解医学功能与价值,以及医学如何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

“医学文化史”系列以时代分卷,探讨了从古代的治疗实践到现代医学的突破。每卷都对不同历史背景下普遍存在的医学知识、实践和信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描述了医学如何被它所参与的社会和文化塑造,并反过来塑造了它所参与的社会和文化。

“医学文化史”系列从医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阈,以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巧妙地结合轶事、案例研究和原始资料进行撰述,使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起来。这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著作,为读者了解复杂社会文化背景下医学知识与实践的变迁,展示了一幅宏阔的历史文化画卷。

本次讲座,张大庆教授将结合“医学文化史”系列所展示的前沿学术成果,梳理从古代“摄生法”发展到当代“整体健康”理念的演变历程,详细介绍医学文化史视角下的健康智慧。

讲座主题

从摄生法到整体健康:医学文化史视角下的健康智慧

讲座时间

6月19日(周四)19:00

主讲人

张大庆,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

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监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及全科医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国际医学史学会(ISHM)科学委员会执委兼中国国家代表。

主编《医学史》获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主讲医学史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903L5AI39KCuGBHaI7t-mo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