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媒6月28日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发现了一座2400年前的繁华古城遗址,城内建有多层塔楼式住宅和蛇女神神庙。研究人员表示,这座建筑密集的城市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曾拥有繁荣的地方经济和宗教传统。
这座名为“伊梅特”的古城深埋在现代埃及泰勒法拉因遗址之下,研究人员运用尖端技术对其进行了勘探。来自曼彻斯特大学和开罗萨达特城大学的学者们在这个非洲国家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取得了这一突破性发现。
由尼基·尼尔森博士带领的考古团队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印证了该地区昔日的经济繁荣与宗教盛况。团队表示:“曼彻斯特大学正在通过一次次发现,逐步重现古代三角洲的辉煌。”他们认为,定位这座被遗忘的古城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三角洲地区的日常生活、精神信仰和城市规划”。
这座非凡的城市存在于埃及后期王朝时期——这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前最后一个本土统治时代。考古学家采用包括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内的遥感技术,首先探测到古代泥砖遗迹,继而发现了“密集的建筑遗存”,其中包含多座“地基墙异常厚实”的多层建筑,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塔楼式住宅”。
科学家们根据这一重大发现指出,公元前4世纪的埃及人为应对人口激增建造了这些建筑,使伊梅特及整个三角洲地区发展成为城市中心。首席研究员尼尔森博士表示:“这类塔楼住宅主要存在于后期王朝至罗马时代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在埃及其他区域十分罕见。它们的存在证明伊梅特曾是建筑密集、基础设施完善的繁荣城市。”
另一惊人发现是,科学家们还鉴定出一座可追溯至托勒密王朝中期的巨型建筑——其历史比后期王朝更为久远。这一迷人发现暗示这座城市可能有着更为古老的起源。这座被认为早于城内其他建筑的遗迹拥有石灰石膏地面和巨型立柱,横跨一条连接蛇女神瓦吉特神庙的仪式道路。专家推测,该建筑约在托勒密中期被废弃,可能反映了当时宗教信仰的变迁。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谷物加工区和牲畜围栏,证实伊梅特拥有发达的地方经济与宗教传统。出土文物进一步佐证了这个三角洲中心曾是古埃及繁华社区的观点,其中最珍贵的包括:第26王朝的绿色釉陶俑、带有保护性图案的荷鲁斯儿童神石碑,以及装饰有音乐与欢乐女神哈索尔双面像的青铜叉铃。这些发现帮助专家们拼凑出这座失落的古埃及城市面貌,为揭示帝国末日图景提供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