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黄荷凤团队的全程监护下,全国首例应用乳腺癌单基因PGT(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结合多基因风险评分的乳腺癌风险人工智能(AI)评估综合性模型的试管婴儿诞生。
看到女儿的那一刻,产妇莺歌(化名)攥住了黄荷凤的手:“感谢院士团队,感谢浙大妇院给了我和孩子改写命运的机会,给了宝宝一个远离乳腺癌阴影的未来。”
“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成功,更是医学理念的创新,是我们在探索‘从生命源头降低慢病、癌症风险,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路上的新突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常务副院长张丹说。
我国慢性病负担沉重,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代谢疾病占到了90%的死亡因素,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加强慢性病全程管理刻不容缓。
莺歌患有原发不孕,其家族里多人罹患癌症,其本人也携带有BRCA1基因突变,该基因会使女性携带者70岁前患乳腺癌风险高达44%-78%,如何突破这个遗传基因的“魔咒”?黄荷凤团队在为莺歌辅助生殖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AI和大数据技术,经过长达数月的攻关,成功构建人工智能DeepRisk驱动单基因变异、(亚裔人群+欧洲人群+UKB+中国人群)乳腺癌多基因PRS评分及乳腺癌家族史信息综合模型,可评估乳腺癌终身风险,筛选出乳腺癌风险最低的胚胎移植,从而实现乳腺癌的一级防控。
“通过这个多基因风险评估,我们将慢病防控关口前移至胚胎选择阶段,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突破,这也是AI赋能生命早期防控慢病的一大重要创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罗琼说。
黄荷凤表示,未来团队将持续聚焦生殖遗传、发育源性疾病、出生缺陷防控等研究方向,对其他多基因病开展综合模型风险评估的PGT技术,实现慢病管理的机制突破和出生缺陷的源头防控,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
排版:张晶
编辑:管颜青
审核:黄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