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工智能超级工厂项目开始竞标,医疗保健等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尊重版权、个人数据更低能耗、更经济和更高效。欧盟技术主管维克库宁(Henna Virkkunen)周一表示,已有 76 家公司竞标开发欧洲人工智能超级工厂 。分析指出欧盟为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赶超美国和中国而做出的努力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回应。
欧盟科技主管汉娜·维克库宁本周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收到了 76 份提案,提议在 16 个欧盟成员国的 60 个不同地点建立人工智能超级工厂。”
“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展示了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的势头 。”也因为涉及商业机密信息,她无法透露这些公司的名字。
欧盟执委会消息显示竞标者包括欧盟和非欧盟公司,其中包括科技巨头、数据中心运营商、电信供应商、电力供应商和金融投资者。
欧盟科技主管维克库宁表示:“目前已有计划总共采购至少300万个最新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
欧盟委员会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启动人工智能超级工厂的建设。今年2月1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法国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宣布拨款 200 亿欧元约230 亿美元用于在欧盟范围内建设四座人工智能超级工厂,以训练高度复杂的大规模AI模型。冯德莱恩在峰会上表示,“我们希望欧洲成为AI领先,这意味着有一种IA无处不在的生活方式。欧盟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等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并提升欧盟的竞争力,希望人工智能成为促进社会福祉和经济增长的力量。欧洲人工智能超级工的大型计算和数据存储中心,将配备约10万个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
欧盟旨在建设这些超级工厂并要建立“全球最大的、可信的人工智能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欧盟的这个服务于欧洲的合作开放创新模式,重点集中在复杂的工业领域,其核心目标是让欧盟的每一家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能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经济和生态可持续性开始受到质疑,Daijobu 人工智能创始人戈蒂埃(Gautier Uchiyama )认为鼓励企业探索更精简、更具成本效益的路径,以便提高效率至关重要。
分析指出尽管大多数欧洲企业近三年来一直在探索人工智能 的各种可能性,但其结果目前却让人失望,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中小企业中缺乏面向所有人设计的人工智能工具,因此阻碍了在欧洲的人工智能的部署,如强生这样的大型公司正开始全面反思其 AI 战略,随后进行20%的人工智能投资获得 80% 的收益。
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指出人工智能巨头们的大型语言模型成本高昂,开始引发人们对这些公司及其项目经济可行性和合理性的质疑,如OpenAI 预计明年的亏损将达到 140 亿美元,其估值已经超过空客和道达尔能源公司的总和。因此科技界探索另一种人工智能是可能的:更低能耗、更经济、更高效,并且尊重版权和个人数据。甲骨文宣布将从英伟达为 OpenAI 采购价值 400 亿美元的先进芯片之际,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进步使得使用越来越小巧的人工智能模型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成为可能。
例如微软最新的 Phi 4 模型在性能测试中超越了 2024 年 5 月推出的 ChatGPT 的最佳版本,而所需的计算能力却减少了近百倍,这样的性能水平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已经绰绰有余。另一个发展方向是让人工智能模型的专业化,用大量小型、专用的模型,来针对单一任务进行训练,而不是使用少数几个庞大的通用模型,这种方法对于那些以寻求打造不同而增加竞争力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