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大灭绝”事件让90%的生命消亡,随后地球经历500万年的酷热,新化石揭开缘由

据美媒7月2日报道,约2.52亿年前,地球生命遭遇了迄今为止最惨重的打击:一场被称为“大灭绝”的物种大灭绝事件,导致约90%的生命消亡。此后发生的事情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地球变得酷热难耐,且持续了500万年之久。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表示,他们现已利用大量化石弄清了其中缘由——这一切都与热带雨林有关。

他们的研究成果于周三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或许有助于解开一个谜团,但同时也为未来敲响了警钟,因为人类持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使地球变暖。“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中最严重的一次,标志着二叠纪地质时期的结束。

人们认为,此次灭绝事件是由西伯利亚地盾地区的一系列火山活动引发的,这些火山活动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碳和其他使地球变暖的气体,导致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大量海洋和陆地动植物死亡,生态系统崩溃,海洋酸化。

然而,一直以来不太清楚的是,为何气温会升得如此之高,以及为何在火山活动停止后,“超级温室”状态仍持续了如此之久。

“此次升温程度远超其他任何事件,”该研究论文作者之一、利兹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研究员许振说道。

一些理论围绕海洋展开,认为极端高温导致吸收碳的浮游生物死亡,或者改变了海洋的化学成分,使其储存碳的能力下降。但英国利兹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科学家认为,答案可能在于一个气候临界点:热带雨林的崩溃。

“大灭绝”物种灭绝事件十分独特,“因为这是唯一一次植物全部灭绝的事件,”该研究论文作者之一、利兹大学地球系统演化教授本杰明·米尔斯说道。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他们使用了中国地质学家三代人历经数十年整理汇编的中国化石数据档案。他们分析了这些化石和岩石构造,以获取有关过去气候条件的线索,从而能够重建大灭绝事件发生前、发生期间和发生后地球上各地区植物和树木的分布图。“以前从未有人绘制过这样的地图,”米尔斯告诉美国媒体。

研究结果证实了他们的假设,表明大灭绝事件期间植被的丧失显著降低了地球储存碳的能力,这意味着大量碳留在了大气中。

森林是至关重要的气候缓冲带,因为它们能够吸收并储存使地球变暖的碳。它们还在“硅酸盐风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是一种涉及岩石和雨水的化学过程,是去除大气中碳的重要途径。树木和植物根系通过破碎岩石,使新鲜的水和空气能够接触到岩石,从而促进这一过程。

米尔斯说,一旦森林消失,“你就是在改变碳循环,”他指的是碳在地球大气、陆地、海洋和生物体之间循环的方式。

未参与该研究的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学教授迈克尔·本顿表示,这项研究表明“森林的缺失确实影响了正常的氧碳循环,抑制了碳的埋藏,因此二氧化碳在大气中长时间保持高浓度”。

他补充说,这凸显了“一种阈值效应”,即森林的丧失在生态时间尺度上变得“不可逆转”。当前全球政治围绕这样一种观点展开,即如果能够控制二氧化碳水平,就可以逆转损害。“但在达到阈值后,生命就很难恢复了,”本顿说。

米尔斯说,这是该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它表明,如果未来全球快速变暖导致地球雨林崩溃,可能会发生什么——这是科学家们非常担忧的一个临界点。

他说,即使人类完全停止排放使地球变暖的污染物,地球也可能不会降温。事实上,气温可能会加速上升。不过,仍有一线希望:目前覆盖热带的雨林可能比“大灭绝”事件发生前的雨林更能适应高温。这是科学家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米尔斯说,这项研究仍然是一个警告。“存在一个临界点。如果你让热带雨林升温过高,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记录表明会发生什么。而且情况极其糟糕。”

(原文标题:The ‘Great Dying’ wiped out 90% of life, then came 5 million years of lethal heat. New fossils explain why )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cVQYZXGLJUdNK9apHP2Hd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