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ging medical advances from the lab to the clinic.
关键词:#人工智能#乳腺癌筛查 #前瞻性研究 #多中心研究 #非劣性设计 #双读 #正常分选 #安全网
前言:
Nature Medicine这项研究(PRAIM)嵌入德国国家乳腺癌筛查项目,是首个大规模、真实世界环境下评估人工智能(AI)辅助双读可行性与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非劣性研究。研究旨在验证AI支持下的双读流程能否在提高癌症检出率的同时,保持或降低召回率,为全球乳腺癌筛查优化提供证据。
研究于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在德国12个筛查中心开展,共纳入461,818名50–69岁无症状筛查女性,由119名放射科医师组成547个读组,其中260,739例至少一位医师使用AI支持的Viewer(AI组),201,079例使用标准Viewer(对照组)。AI系统(Vara MG)具备“正常分选”(normal triaging)和“安全网”(safety net)两大功能:前者自动将高度“不疑”影像标记为正常并优先阅读,后者在初读判定“非疑”后触发二次确认及可视化定位提示。
主要结果显示,AI组的模型预测乳腺癌检出率(BCDR)为6.7‰,对照组为5.7‰,相对提高17.6%(95%CI:5.7%–30.8%),达到了非劣性且具有统计学优势;AI组召回率为37.4‰,对照组38.3‰,既低于对照组又满足非劣性标准。AI组召回的阳性预测值(PPV)为17.9% vs. 14.9%,活检PPV为64.5% vs. 59.2%。安全网功能触发1.5%案例,并通过医师接受最终挽回204例癌症漏诊。AI标记“正常”案例的中位阅读时间仅16秒,比未标记者快43%,显著减轻医师工作量。
亚组分析表明,无论初筛或复筛、不同乳腺密度或年龄组,AI组均实现检出率或召回率的改善;多种敏感性分析亦证实结果稳健。研究证明,在真实世界环境中,AI辅助双读不仅能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还可在不增加假阳性负担的前提下减少医师阅读工作量,为将AI纳入筛查指南和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者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越发成熟,如何将AI准确、安全地融入临床筛查流程,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PRAIM研究以大规模真实世界数据为基础,首次在德国国家乳腺癌筛查项目中系统评估了AI辅助双读的可行性与效果。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AI系统在提高早期癌症检出率、优化召回流程方面的显著优势,也为减轻放射科医师的日常阅读负担提供了新思路。更重要的是,其“正常分选”与“安全网”双重机制,为未来AI筛查方案设计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展望未来,在经过更多地区和人群的验证后,AI辅助筛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广,为乳腺癌早期发现和精准防治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来源:
https://www.nature.pubapi.xyz/articles/s41591-024-03408-6
声明:
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读公开的研究论文及其发现,以作科学文献记录和科研启发用;并不代表作者或本公众号的观点。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完整而客观的信息视角,我们有时会分享有冲突或不同的研究结果。请大家理解,随着对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证据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结论。
编辑:Justin L,助理: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