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男性平均身高比女性高出约5英寸(13厘米)。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简而言之,科学界尚未完全明确。据美国科学网报道,尽管性别导致的身高差异在全球普遍存在,但其具体成因仍缺乏全面解释。不过,性连锁基因和激素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键线索。
身高是典型的多基因性状,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遗传学方面,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均参与调控身高发育。每个个体继承父母各23条染色体,其中两条性染色体决定了性别:女性通常为XX,男性为XY。父母往往会将自身特征相关的基因传递给后代,因此高个子父母更可能生育较高的子女。
同卵双胞胎研究显示,约80%的身高差异具有遗传性。但具体哪些基因在起作用仍很复杂。"身高是典型的多基因特征,"宾夕法尼亚州盖辛格健康科学学院的生物信息学专家亚历山大·贝里指出,"这意味着成千上万个基因都可能产生影响。"
2022年《自然》杂志研究揭示,基因组中有12,1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身高显著相关。其中,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SHOX基因被认为是关键因素之一,约占男女身高差异的25%。该基因功能缺失会导致严重的身材矮小。
最新研究(2025年PNAS论文)通过分析928,605人的数据发现:Y染色体对身高的影响大于X染色体。这主要是因为XY个体拥有两组可表达SHOX基因的染色体,而XX个体有一个失活的X染色体。但贝里强调,这并不意味着Y染色体本身是差异主因。
"Y染色体可能通过影响睾丸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间接影响身高,"贝里解释道。作为主要雄性激素,睾丸激素在男性青春期促进骨骼生长。但雌激素同样关键——罗德岛大学的邓斯沃思教授指出,这种激素才是长骨生长的主要驱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性别并非决定身高的唯一因素。约20%的身高差异来自环境因素,如营养状况。此外,基因表达的个体差异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