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水中微塑料多怎么办?很简单,烧开水能去除水中84%的微塑料

我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中潜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威胁纳米微塑料,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可能在人体组织中积累,并引发潜在的慢性影响,如肠道菌群失调、胰岛素抵抗和肝脏代谢紊乱等。有没有一种简单、经济且适用于家庭的饮用水处理方法?

近期,一项发表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一个简单传统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烧开水。研究表明,烧水不仅能去除一些化学物质和大部分生物物质,还能显著减少自来水中的纳米微塑料摄入

这项研究发现,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纳米微塑料可以在烧开水的过程中,与水中形成的碳酸钙水垢(即水垢沉淀物)共同沉淀。当水加热至100°C沸腾时,纳米微塑料的去除效率会急剧增加至84% 。与此同时,水中纳米塑料的浓度也随之下降。这是因为升高的温度会促进碳酸钙在纳米微塑料表面的成核,导致纳米微塑料被碳酸钙水垢包裹并聚集。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这种沸水的去除效率呢?

首先是水质硬度。水的硬度因地区而异。研究结果显示,饮用水硬度越高,纳米塑料的沉淀效率也随之提高。例如,在水硬度为80毫克/升(以碳酸钙计)的水中,去除效率约为34%,而在180毫克/升和300毫克/升的硬水中,去除效率则分别达到84%和90%。即便在软水(低于60毫克/升碳酸钙)中,烧开水也能去除超过25%的纳米塑料。

其次是纳米微塑料的浓度。研究评估了纳米塑料有效去除的浓度阈值。结果显示,在所测试的整个纳米塑料浓度范围内,1微米和0.1微米的纳米塑料去除效率都保持在80%至97%之间。这意味着对于全球自来水中普遍低于1毫克/升(约31±2.0颗粒/微升)的纳米塑料浓度而言,烧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减少人体暴露的方法。

再次是纳米微塑料的表面特性和颗粒大小。在25-90°C的加热过程中,裸露聚苯乙烯和羧基聚苯乙烯的沉淀效率通常高于氨基聚苯乙烯,这可能与前两者带负电荷的表面有助于吸引钙离子并加速碳酸钙晶体的成核和生长有关。然而,当水达到沸点(100°C)时,所有表面功能化的纳米塑料都表现出良好的沉淀效率,能够很好地与碳酸钙晶体共同沉淀。无论纳米塑料大小如何,沸腾都能使其沉淀。

研究人员估计,与饮用自来水相比,通过饮用开水,成人和儿童的纳米微塑料日摄入量可减少2到5倍。这明确指出,饮用开水是一种可行且具有长期效应的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全球人口对纳米微塑料的暴露。

研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建议使用非塑料电水壶和燃气灶来烧水,因为它们能耗较低且碳排放量少。此外,在饮用开水时,也建议使用过滤装置(例如泡茶时常用的不锈钢滤网)来截留那些包裹了纳米微塑料的水垢。

所以,从今天开始,不妨考虑让烧开水成为健康饮水习惯的一部分,共同抵御微塑料污染的威胁。

参考文献:Drinking Boiled Tap Water Reduces Human Intake of Nanoplastics and Microplastics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YCU1_dKYFfgxPukMjMP-xx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