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聚焦“AI应用落地”,以“大模型 深应用 强产业”为主题,突出“应用落地、场景驱动”的差异化特色,探索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应用发展路径,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2025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场景应用典型案例”名单公布。“广联达AecGPT大模型助力项目物资管理降本增效”案例成功入选。该案例经世界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专题论坛组委会评选而出,旨在通过展现大模型技术的卓越实践成果,推动行业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基于建筑行业AI大模型AecGPT构建的AI物资管理大模型,在物资管理方面进行贴合业务场景的深入应用,包含AI进场验收、AI无人称重、AI出场风控等,实现物资管理核心业务无人化智能管控和无感止损。在建筑施工行业,项目遍布各地,实现统一归口管理、物资业务集约化管理,提升创利增效水平、降低物耗等成为支持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及时、齐备、经济合理、质量良好、安全环保地保证施工生产物资供应,面临着统一管控难、缺少一手真实数据、现场作业如钢筋点根等耗时费力不准确、混凝土等主材验收数量难控制等问题,急需应用AI等技术,融合业务加强现场管理,提升效率、降低物耗,从而不断提升创利增效水平。
结合业务场景,通过“端+云”的方式,聚合5大场景、40+功能模块,用于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物资管控的产品应用:利用“AI物资大模型”为核心的云大物移智技术,实时采集现场数据、自动计算、自动生成台账、自动识别风险并预警,为决策层、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的数据支撑,为项目节本增效提供精细化解决方案;平台+中台+组件化的产品设计方式,采用SAAS模式,具有高可用性,高扩展性。
在算法方面,自研深度神经网络学习AI识别算法,准确率高、稳定性好,支持离线模式运行,直条钢筋、钢管、木方快速点根,目前识别率≥98%。同时,自主研发算法训练平台可不断提升算法识别率;算法框架延展性高,可快速完成新算法训练。
截至目前,基于AecGPT的AI物资管理大模型输出的相关产品正在服务全国1400+家企业,项目数量达到12000+,半年内材料成本,5亿级项目节约200万起,1亿级项目节约80万起,5000万级项目节约大概20万,混凝土亏方系数从5~8个点降至1点以内,被诸多应用企业的管理层称:“一个月回本”。此外,通过精细化的物资管控加强对供应商的约束力,规避来料不足、保障供好料、及时供料,提升供应商供货水平,促进更加良性的市场环境,反哺整个物资供应链条,缩短耗时、节约材料能耗,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
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深度应用落地,获取的数据反哺AI大模型,大模型、大数据、深应用互相之间不断融合、共同成长,必定会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的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