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动泊车的事儿咱们不止一次聊过了,有车端的,有停车场端的,还有一种不算新奇但确实挺有意思的自动泊车机器人。可以实现下车就走,那么事实如何,真这么好用?
自动泊车机器人
这东西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早些年就搞出来过,其实就是一个平板车,带有四个机械臂,通过把四个车轮架起来,实现挪车。
目前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感知硬件加上算法,在有限的场景下,自动泊入指定位置。
这玩意儿还有个用处,就是挪一些占位车或者僵尸车。比如小区固定车位,被其他车辆停了,或者乱停车的,挡住消防通道了,都可以用它来实现无损挪车。
缺陷也不少
首先一大问题就是它的局限性较大,一般只能在有限的场景下使用,对于一些有坡度的地区,就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其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较弱,比如停车区域有异物,其他车辆没有安规停放,就有可能发生剐蹭。再有每一台车的尺寸都是不同的,需要大量的算法支持。
那按道理来说,现在智驾已经发展到可以做到大面积覆盖了,这类机器人在有限的空间里,应该更能发挥作用了,怎么会无法做到感知呢?这就要说到第三大问题了,成本。
目前主流的智能驾驶辅助,除了常规的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还有激光雷达,这一整套东西下来,价格不便宜的。咱们随便找一台车,用带激光雷达的版本和普通版对比一下,至少差出2万块。再加上算法,这一套东西少说几万块,对于停车场来说并不划算。
写在最后
这两年智能驾驶辅助逐步完善,等到大面积铺开以后,下放到这类器械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城市里停车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智能泊车机器人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