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创纪录!中山大学,发Nature

7月9日,《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这一成果为新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的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

《自然》(Nature)杂志审稿人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认为其是“双光子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保真度创纪录的纠缠光子对”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267-6

“我们就像在纳米尺度上打造了一个专门生产纠缠光子的工厂。”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刘顺发表示。该研究基于纳米尺寸的固态“人造原子”结构,提出了一种腔诱导的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突破了“光子辐射的二阶量子过程必然远弱于一阶过程”的传统认知,成功制备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纠缠光子对源。“这一指标意味着我们的纠缠光子‘心灵感应’的强度极高,也显示出这项技术在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计算可靠性、量子计量精度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该工作由中山大学主导完成,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刘进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雪华对该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刘顺发为论文第一作者。

来源:中山大学。

如您对文中内容有疑问,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点赞中山大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iq7Z9WcFtSvA-_T7sCOeHk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