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后的特提斯之海》VR-LBE 大空间项目于北京凤凰中心正式开展。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北京天卓视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历时一年零六个月。通过深度挖掘和还原远古海洋的考古数据与化石信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沉浸式体验。
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一个对现代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特提斯海”。这是一个在中生代连接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的巨型海洋,其闭合与消亡造就了今天的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板块运动和生命演化的关键见证者。
踏入这场展览,就如同开启了一场回望亿年的生命起源探索之旅。在这里,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真正融入其中的探索者。你可以亲手触摸 5 亿年前邓氏鱼的雕塑,感受那来自远古的厚重与沧桑;还能戴上 VR 设备,与古神“特提斯”一同在特提斯海中畅游,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冒险。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远古鱼类,中科院古脊椎所提供了独家化石扫描数据。基于这些珍贵的数据,技术人员精心生成了远古鱼类骨骼活动的 3D 动画。通过这些动画,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古鱼类的模样,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水中灵动运动的,仿佛这些远古生物就在眼前复活。
展览借助 UE 引擎的强大功能,在 400 平米的体验空间内,完美再现了不同深度的海洋生态。从阳光明媚的浅海到漆黑神秘的深渊,每一个区域都打造得栩栩如生,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沉浸式的立体海洋奇观。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深海世界,感受着海洋的浩瀚与神秘。
为了让体验更加流畅和真实,展览采用了动态光学定位系统。这一系统有效消除了玩家的虚影,配合无手柄交互方式,让体验者可以徒手抓握虚拟场景中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