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眼科战争的第一个败阵者

诺华眼科正在找下家,本土混战一触即发

作者:西北哽

最近这段时间,眼科圈子里在流传一个说法:诺华真的要撤退了。

有消息显示,诺华中国区的眼前节产品已初步确定剥离,传言将由上药接手;两个重磅眼后节产品:雷珠单抗和布西珠单抗也在找下家,日本参天和本土药企康哲药业等几家企业正在争夺,花落谁家大致要等到今年年底才有确切的消息。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市场眼底领域的几路兵马混战的硝烟中诺华眼科要先撤了。

诺华对外的形象一直是“眼科王者”。自2011年VEGF靶点药物雷珠单抗进入中国以来,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这个领域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诺华独一份的生意。今年3月底,诺华还在北京召开了眼科高峰论坛,为新一代VEGF药物布西珠单抗做上市之前的造势工作。用诺华自己的话来说:

▌“要打造两代产品黄金矩阵”

但没想到,布西珠单抗今年5月28日在中国获批后,放在手里还没捂热就要被转出去,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诺华原本很期待布西珠单抗能接替雷珠单抗,重振眼科条线,再次和几家国内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2019年布西珠单抗在美国上市。但这款产品的bug让诺华无比尴尬。2020年2月底,美国视网膜专家协会突然开出安全警告:布西珠单抗上市4个月以来就发现14例血管炎病例,副作用发生率甚至比老一代的雷珠单抗还高。

(美国视网膜专家协会发布的临床更新)

布西珠单抗在欧洲的上市进程因为副作用阴影而推迟,产品销售也随之受挫。布西珠单抗美国上市时,有机构预计峰值销售额能达到25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很低调了,只有雷珠单抗巅峰时的一半左右,但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这个销售预期也很难企及了。

2023年上半年,布西珠单抗全球销售额1.04亿美元,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此后,这款药就从诺华的年报披露中消失了。诺华重回眼底治疗王座的梦想戛然而止。

与之对应的,是2022年才在海外获批的罗氏新双抗法瑞西,仅两年时间便坐稳了海外市场。

在中国市场上,诺华2023年8月提出布西珠单抗的上市申请,想着能“掐点”衔接雷珠单抗。只是没想到,中国的康柏西普、几款生物类似药一起动手,乱拳打死老师傅,让诺华措不及防。

内忧外患之下,中国市场上布西珠单抗的地位十分尴尬。

而且诺华总部2023年8月就已经决定:剥离眼科业务。可以说雷珠单抗的命运是明确的。只可惜刚上市不久的布西珠单抗,还没施展拳脚,就被连盆一起泼出去了,这的确是业界没有想到的。

诺华眼底的两家潜在接盘企业,日本参天自不必说,是全球老牌的眼科药物企业。康哲的管线就有点杂了,眼科业务主要集中在子公司康哲维盛,其核心产品“施图伦”聚焦视疲劳缓解及老年黄斑变性。

施图伦滴眼液来自德国Pharma Stulln公司,康哲2007年引进,已经成为金牛产品。康哲2014年获得施图伦的中国市场资产,实现了这款独家产品的完全控制。7月15日,康哲药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新闻发布会上Stulln公司的总经理和康哲一道承诺:“携手将优势外溢到新兴市场。”

康哲要是收购诺华的眼底板块,将极大增强眼底市场能力,打造“小领域大龙头”,将对康弘、齐鲁等的本土VEGF厂家造成不小的影响,到时候几家国内企业的内卷和商业竞争都会进一步加剧,

▌从“一致对外”变为三家内战

这几家里面,齐鲁的实力最强。自2023年12月,齐鲁的首个眼底类似药阿柏西普获批以来,2024年8月,其生物类似药雷珠单抗也接连获批,本土VEGF品牌“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对康弘药业构成严重的冲击。

今年6月,华东医药的雷珠单抗又申报上市了,有望继齐鲁之后成为国内第二款生物类似药。未来生物类似药获批会更频繁,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会更激烈。

2023年公立医院终端眼科用药TOP20,米内网

眼底用药一直盘踞眼科药品销售榜的前排,国内市场此前是诺华、康弘、拜耳、罗氏四家把持局面。生物类似药的出现,迫使诺华和拜耳的原研产品进入退潮期,接盘诺华的企业无论是参天还是康哲,必然都不会太好做。

从当下竞争局面来看,诺华眼底两款药能翻盘的概率几乎为零。

曾经的王者,在时代洪流面前也只剩一声绝唱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Scp7y8W6Wm8-yS07YiTEtY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