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如果没有梦,人的大脑会无限膨大?围绕梦的4个有趣假说

导读

古今中外,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都对做梦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周公解梦》,国外也有关于梦的各种各样的著作,如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

但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对于梦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梦的功能是什么,仍没有明确的认识。

本视频知名的睡眠研究专家徐敏老师为我们梳理了时下有关梦的有趣假说,比如人之所以做梦是避免大脑无限膨大,做梦与人的情绪有关...

徐敏(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嘉宾

叶水送|访谈

无论是我们中国还是国外,古代我们对睡眠不太了解的时候,就知道做梦的过程。比如,古代很早就有周公解梦,国外也有关于梦的各种各样的解释。

但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其实人为什么会做梦、梦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功能,现在还完全不清楚。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知道人会做梦,但是在人身上很难开展机制的研究,也就导致对于梦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梦的功能是什么,现在仍没有明确的认识。

当然,关于梦的产生机制,其实有非常多有趣的假说,这里可以列举几个。

最著名的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哈佛大学的McCarley、Hobson两位学者,他们提出了梦的产生过程。他们认为,我们在睡觉的时候,整个大脑活动有一个周期性的上升。上升之后,就会往我们前脑去传播。传播的过程就到了我们大脑皮层,或者是我们大脑负责意识产生的这样一个区域。这个时候负责意识产生区域就试图去理解这些神经活动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就产生了梦。这是他们的理解,这其实是梦的产生过程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理论,它的英文名字是Activation-synthesis hypothesis(活化-整合假说)。

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整个做梦的过程可能跟我们记忆的处理有很重要的关系。这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梦的场景通常跟我们过去的经历是相关的,所以有的科学家认为,做梦的时候或者白天形成的记忆,在晚上我们的大脑其实会梳理一遍。梳理的过程,它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白天我们接触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形成长期记忆,如果把所有东西都记下来,我们脑袋的容量很快就不够了。所以我们的大脑就要把记忆进行梳理,把重要的留下,不重要的去掉。这个梳理的过程,他们认为就形成了做梦的过程。

发现DNA双螺旋的Crick,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他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做梦,才防止我们大脑变得无限的增大。这个听上去有点奇怪,他的理论是这样,就是在进化当中,我们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存下来,我们脑子的容量很快就不够了。进化当中如果不够的话,那就有一个作用,就可以让大脑体积越来越大的人,得到一个进化的优势。但我们在进化当中,并没有出现大脑越来越大的这样一个选择的特征。于是他认为做梦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做梦的过程把无用的记忆主动给删除掉,避免我们大脑由于存了这些没用的记忆变得越来越大。

其实还有一个理论,有关于梦虽然我们对它的功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讲,尤其一些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梦其实对我们的情绪处理有帮助,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团队/作者:深究科学

审核:彭志平 中国睡眠研究会科普部主任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3RAvfocZMGKeDgiZVbuIH8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