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卫星视角下的中国地貌特征~

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部分红层变形,并将盆地抬升。

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等地貌形态,以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典型。

冰川地貌

冰川按照形态划分为:大陆冰川 (南极、格林兰岛)、山岳冰川(我国天山、青藏高原)。

冰川可成冰、水、汽三相并存状态。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冰体向雪线以下地区缓慢流动,伸出冰舌,形成冰川,以贡嘎山为典型。

河流地貌

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水上雅丹地貌

水上雅丹是雅丹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指原本由风力侵蚀形成的垄槽相间地貌(雅丹)被湖水淹没后形成的景观,兼具风蚀与水蚀作用特征。

水上雅丹的形成需经历以下阶段:

1. 湖相沉积阶段:地质时期(如75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为湖泊环境,泥沙沉积形成厚层湖相沉积岩。

2. 地壳抬升与气候干旱:青藏高原隆升导致区域气候变干,湖泊萎缩,湖底沉积层暴露地表。

乌素特水上雅丹为典型

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主要包括黄土沟谷地貌和黄土沟间地地貌两种类型

黄土是第四纪不同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主要是风力搬运堆积而成。多呈灰黄色、棕黄色和棕红色;以粉沙为主,细沙和粘土的含量较少;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 有明显的垂直节理, 其颜色深浅可以判断气候年代。

陕西延安·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为典型

共生地球APP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nQQQQj9prHqLg_98Di5_w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