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用人性剖析我店模式(三)

一、长久循环的核心:用 “利益绑定 + 心理依赖”

锁死双方参与感

循环的本质,是让商家和消费者都觉得 “退出更亏,继续更赚”,从而形成 “不得不参与” 的心理依赖。

商家的 “沉没成本” 绑定:越让利,越难退出

商家让利后拿到的积分,需要 36-40 期才能释放完最高返利。如果中途退出,之前的让利就白给了,积分也失去意义 ——“沉没成本” 会逼着商家继续在平台经营(至少等到积分变现)。

同时,消费者因为积分复购,商家已经习惯了这部分客源,一旦退出,客源流失的损失可能比让利更大,进一步锁死商家。

消费者的 “路径依赖” 绑定:积分越多,越离不开

消费者手里的积分越多,对      “未来返利” 的期待越高;而要让积分变现,必须在平台消费(抵扣券只能在平台用)。比如手里有 1000 积分,想拿到 5000 元返利,就需要持续在平台消费,否则积分就只能慢慢释放,效率变低。

这种 “积分越多,越想消费;消费越多,积分越多” 的循环,让消费者形成 “离开平台 = 损失已得积分和未来收益”      的认知,从而长期留在闭环里。

“增量驱动”      替代 “存量消耗”:避免 “庞氏陷阱” 的潜在逻辑

循环能持续的关键,在于      “新消费不断产生新积分”—— 抵扣券消费生新积分,新积分吸引新商家让利,新让利支撑老积分返利。这本质是 “用增量消费的让利,支撑存量积分的返利”,而不是用后入者的钱补前者(如果能持续有新消费,循环就可能长久)。    

二、总结:人性拆解的核心结论

这套模式的本质,是用“明确的利益承诺”(五倍返利、客源粘性) 撬动商家让利,用 “低风险 + 高诱惑”(保底释放、循环返利) 吸引消费者参与,最终通过 “消费 - 积分 - 返利 - 再消费” 的闭环,把 “商家的利益需求” 和 “消费者的占便宜本能” 绑在一起。

其长久循环的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满足两个人性前提:

商家始终觉得      “让利换返利 + 客源” 是划算的;

消费者始终觉得      “积分能变现、消费不亏”。

     只要这两个前提不被打破(比如平台能持续吸引新消费、返利规则不缩水),循环就可能持续 —— 而这正是对 “趋利、避害、贪便宜、怕损失” 等人性的精准利用。

文章编辑:RXT4548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UcQOtb4j0PE_AQZrbxkF1b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