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章内容是对前三章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将常见问题提炼为有理论支撑的论点,有助于读者更容易接受本书/本手册所传递的逻辑和工作理念。
营养学监测评估干预主要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1. 认知误区澄清
(1)指南依赖现象
典型表现:直接套用指南推荐工具作为金标准。
纠偏要点:指南本质为决策辅助工具,非强制执行规范;需考量指南制定背景与当前场景的时空差异;关注工具推荐等级背后的证据强度(如仅 B 级推荐需审慎采用)。
(2)工具完美主义
典型认知:“存在适用于所有场景的理想工具”。
科学认知: 工具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场景适配度; 临床营养工作存在“双70%定律”:70%案例适用常规工具,30%需定制化方案。
2. 工具选择方法论
(1)适配度三维评估:对象特征,人群代谢特点/共病情况/数据可获得性;工具特性,信效度水平/操作复杂度/耗时成本;场景需求,筛查评定干预不同阶段的差异化需求。
(2)三步筛选法:参见图 5-2。每轮排除需记录淘汰依据,形成可追溯决策链。
(3)可靠性验证指标
1)内部一致性:操作者应用同一工具结果差异率<15%。
2)外部稳定性:不同工具评估结论趋同率>65%。
3)临床相关性:评估结果与干预效果相关系数 r≥0.4。
3. 临床应用警示 工具误用常表现为下述"三重背离":
(1)评估结果与临床表现矛盾。
(2)不同工具结论显著分歧。
(3)重复测量波动幅度异常。
出现上述情况需启动工具再评估程序,参照《临床营养工具动态更新 SOP》执行。
*声明:本电子单册为公益性原创作品; 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剪辑、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本手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