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秒到700毫秒:个人开发者靠裸机部署,把AI编程的效率再提10倍
(不用团队背书,一个人也能落地的实操指南)
作为写了3年个人技术公众号的开发者,我最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自从用了AI编程工具(Cursor、Copilot这些),写代码的速度确实快了——以前改个接口要1小时,现在10分钟搞定。但新问题来了:部署环节拖后腿了。
比如我那个小项目(一个查天气的API,200行Go代码),用Docker部署每次要等7秒,一天改10次就是70秒;换成裸机直接编译,每次只要0.7秒,算下来一天能省10分钟。这10分钟,够我多测两个功能,或者多喝杯咖啡了。
一、先说说为什么Docker不适合个人开发者
不是Docker不好,而是它的设计初衷是“解决团队协作和环境一致性”,但个人开发往往不需要这些。
我在自己的M2笔记本上测了50次,数据很明显:
关键是Docker的时间都浪费在哪了?我扒了下日志:
70%以上的时间在给镜像打包、压缩(就像你发邮件时非要把文件打包成zip,明明直接发更快);
15%在重复装系统库(比如每次都要装glibc,其实你电脑里早就有了);
真正用来编译代码的时间,只有12%。
二、个人开发者的热更新:1.8秒从改代码到看到结果
写代码最烦的就是“改完等半天才能测”。麻省理工的研究说,超过30秒没反馈,思路就断了。
我试了个裸机环境的热更新方案,亲测从“保存代码”到“curl验证成功”,稳定在1.8秒,步骤超简单:
1. 装个实时编译工具(air)
# 一行命令装完
go install github.com/cosmtrek/air@latest
# 初始化配置(会生成.air.toml,不用改)
air init
# 启动监听(之后改代码保存,它会自动编译+重启服务)
air
2. 实时看日志(不用每次ssh登服务器)
在另一个终端输这个,日志会跟着代码变动实时更:
# 给命令起个别名,方便每次用
alias 看日志='journalctl -u 我的服务名 -f --since "30秒前"'
我自己的小项目(每天改20多次)用这个方案,一周下来至少省了3小时等待时间。
三、个人部署的安全:不用团队也能做到“够用就好”
有人说“裸机部署不安全”,其实是没找对方法。个人开发者不用搞企业级的复杂方案,做到这几点就够了:
1. 别用root用户跑服务(最关键)
# 新建一个专门跑服务的用户,没登录权限,更安全
sudo useradd -r -s /bin/false 服务用户
# 让普通用户也能绑定80端口(不用root)
sudo setcap 'cap_net_bind_service=+ep' ./我的程序
# 用新用户启动
sudo -u 服务用户 ./我的程序
2. 简单隔离(如果怕误操作)
如果你的服务器上还跑了别的东西,用Firejail套一层,一行命令搞定:
# 限制它只能访问自己的文件夹,不能乱读系统文件
firejail --private=/opt/我的程序 ./我的程序
我用这两招,跑了半年个人项目,没出过安全问题。
四、算笔账:个人开发者什么时候该换裸机?
我列了个简单的公式,自己算就行:
每天浪费的时间 = 每次部署耗时 × 每天迭代次数 × 365天
按我的情况(Docker7.3秒/次,裸机0.7秒/次,每天20次):
Docker一年浪费:7.3×20×365≈530小时(差不多22天);
裸机一年浪费:0.7×20×365≈51小时(2天多)。
如果你的项目:
每天改代码超过5次;
服务器是自己掏钱买的(云服务器按小时计费);
那换裸机肯定不亏。
五、个人开发者的决策树(30秒选方案)
不用纠结,按这个流程选就行:
你的项目是个人/小团队在维护吗?
├─ 是 每天改代码超过5次?
│ ├─ 是 直接用裸机部署(go build + 热更新)
│ └─ 否 随便(Docker也行,省点脑子)
└─ 否 团队要用K8s管理吗?
├─ 是 老实 Docker 打包
└─ 否 问问团队里最懂部署的人
最后:个人开发者的优势就是“灵活”
大企业用Docker是因为人多、机器多,需要统一标准。但我们个人开发者,自己写代码、自己部署、自己维护,完全可以怎么快怎么来。
我把自己用的脚本和配置都放到GitHub了(点这里),clone下来改改文件名就能用。
试试裸机部署吧,省下的时间,多写两个功能,或者早点下班,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