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设备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于将原材料、半成品转化为成品的各类机械、装置及系统,涵盖了从物料加工、成型到装配、检测等全流程所需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制造设备数据采集管理,其本质是制造业从 “依赖人工经验” 的传统模式,向 “依赖数据驱动” 的现代模式转型,认识到只有先 “看见” 数据,才能 “分析” 问题,最终 “优化” 结果。
一、制造设备数据类型
1.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反映设备实时运行的物理状态或核心部件状态的数据,用于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潜在故障。
2.生产性能数据:反映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出、进度及任务执行情况的数据,用于衡量产能、效率和排程合理性。
3.工艺参数数据:设备加工时的核心工艺设定参数,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
4.设备维护和维修数据:反映设备基本信息、维护记录及寿命状态的数据,用于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维护计划制定。
5.环境和辅助数据:设备所在环境或辅助系统的数据,虽非设备本身产生,但可能间接影响设备运行或产品质量。
二、企业常用的制造设备数据采集管理方式
常见的企业制造设备数据采集管理方式,如机台⾃带数据上报⼯具、使用FTP脚本等,但由于数据种类繁杂、体积庞大、容量大等,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
1.安全性弱
FTP明文传输,传输过程中数据容易被窃取或篡改。
2.难以管控
FTP缺少足够的管控功能,无合规性检查,没有完整的日志记录,数据流向不可控,增加数据泄露的风险;
机台⾃带数据上报⼯具,因采购的机台设备⼚商、规格、运作模式不同,导致运⾏环境、⽣产频率、上报⽅式等各不相同,难以采⽤统⼀的⽅式进⾏数据的汇集。
3.可靠性差
FTP传输大文件时,若文件体积超过单次传输上限,易因网络波动(如车间局域网瞬时断连)导致传输中断,且缺乏断点续传机制时需重新传输,进一步加剧丢包风险;
FTP传输失败时,脚本通常无告警机制,仅能通过 “数据未更新” 被动发现问题,且无法定位是 “设备未生成文件”“网络中断” 还是 “服务器故障”,排查周期长。
机台⾃带数据上报⼯具,在数量较多时,易出现部分机台数据未采集或采集不全的情况,且难以获知和排查。
4.无可视化监控
⽆法查看数据采集通道状态、采集数据的完整历史记录,当采集出现问题时,没有有效的告警机制。
三、如何实现制造设备数据采集管理?
推荐飞驰云联《Ftrans UFA文件数据统一采集系统》,为企业制造设备数据统⼀采集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响应内部多种不同数据来源的采集需求,支持多种采集方式和传输协议,帮助企业全面灵活、安全可靠地进行制造设备数据采集管理。
1、⽀持多种数据设备和系统
系统⽀持企业多种设备类型,可统⼀采集不同来源的⽂件数据,如⽣产机台设备数据、监控设备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等,构建企业内部统⼀的数据采集通道,实现数据的集中采集和系统、全⾯的管理。
2、⾼性能高可靠采集
可靠⽀持内部多种设备系统数据同时采集,保证所有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杜绝遗漏、跳过等数据缺失⾏为;
具有⾼性能传输技术,支持断点续传、错误重传、⼀致性校验、⽂件秒传、并发传输等,保障数据采集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3、精细的数据采集策略
企业可根据所采集⽂件数据的来源、数据特征、产⽣频率、存储位置、过滤条件等维度,按需设置不同的数据采集策略,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设置不同的⼈员管理权限和使⽤权限。
4、管理便捷可视化
数据采集的过程可视化、可监控,当数据采集出现异常时,系统的告警机制便于管理⼈员第⼀时间了解处理,排查问题并将延误成本控制到最低,降低管理上的时间成本,更便捷清晰。
5、⽀持集群和多集群模式
⽀持集群模式,可提⾼单⼀采集节点的数据采集能⼒,多集群可以进⼀步扩展,对于⼤规模的数据采集场景,可以分类采集,分担采集传输的压⼒,保障数据采集质量。
《Ftrans UFA文件数据统一采集系统》实现了可视化、智能化、⾃动化的制造设备数据采集管理,极⼤减轻IT⼈员的操作和时间投⼊,降低采集问题的发⽣概率和处理成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