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徐德文科学频道,作者徐德文
握草!诺贝尔奖得主当场吵翻,物理学界顶级大佬们公开承认:没人懂量子力学,整整100年,我们可能都搞错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模样。
是的,你没看错。这是刚刚发生在物理学界的一场真实风暴,其核心引爆点,来自顶级科学期刊《自然》7月30日发表的一篇重磅调查报告。
这场风暴的中心,是那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理论——量子力学。它构建了我们的现代文明,从手机芯片到核能发电,无处不在。它的公式精准无比,百试百灵。但就是这样一个“功臣”,它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爱因斯坦都“至死不渝地感到不安”的深渊:
它所描述的世界,究竟是什么?
◆ 01 神仙打架:当大佬们不再“闭嘴,计算”
就在上个月,德国黑尔戈兰岛纪念量子力学100周年的顶级峰会上,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蔡林格教授,对着满堂的物理学家,语出惊人:“根本就没有什么量子世界!” 他认为,所谓的量子态,只是存在于我们脑子里的“信息”,而非客观现实。
话音刚落,和他同时获得诺奖的阿兰·阿斯佩教授立刻针锋相对:“我不同意。”
大佬当场互怼,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但这并非个人恩怨,而是物理学界一场持续了百年的思想内战的缩影。《自然》杂志由此对全球超过15000名量子研究者,通过电子邮件发起了史上最大规模调查,希望能彻底揭开这场战争的残酷真相。
我们就像一群手握完美菜谱的厨师,总能做出美味的蛋糕,却对原材料究竟是面粉还是星尘一无所知。
◆ 02 三大门派的终极对决:你的世界观属于哪一派?
调查显示,物理学家们对“现实”的看法,分裂成了好几个“门派”,主流的有三个,每一个都足以颠覆你的三观。
1. 保守派:哥本哈根诠释(36%支持率)
这是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也是最“耍赖”的答案。它的核心思想是:别问,问就是“观测”。一个粒子在你观测它之前,可以同时在任何地方(叠加态)。而你的“观测”行为,像上帝之手一样,瞬间让它确定下来(塌缩)。
哥本哈根派就像一个不愿解释魔法原理的魔术师,他只告诉你:你看,它变了。至于怎么变的:闭嘴,计算!
2. 激进派:多世界诠释(15%支持率)
这是科幻迷的最爱。它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塌缩”。每次你进行一次“观测”选择,宇宙就会像一棵大树一样分裂出新的枝丫,诞生一个全新的平行宇宙。在一个宇宙里,你向左走;在另一个宇宙里,你就向右走了。
你每一次犹豫不决的选择,都不是选择困难,而是在行使创造宇宙的权力。恭喜你,在另一个世界里,你可能已经实现了那个未竟的梦想。
3. 信息派:认识论诠释”(约17%支持率)
这是最富哲学思辨的一派,也是开头蔡林格教授的立场。他们认为,量子力学描述的不是“世界是什么”,而是“我们能知道关于世界的什么”。波函数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信息。
世界并非客观地“在那里”,而是通过我们与它的互动,以“信息”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 03 数据不会说谎:分歧比想象中更可怕
《自然》的调查数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物理学界思想的混乱与割裂。
波函数是真实的吗?36%认为是,47%认为只是个工具。
量子和现实世界有边界吗?45%认为有,45%认为没有。旗鼓相当!
一个电子能同时穿过两条缝吗?31%说能,14%说不能,而高达48%的人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意义!
最令人震惊的是,即便科学家们选了同一个“门派”,他们对具体问题的回答也常常自相矛盾。这意味着,很多人甚至连自己信仰的“主义”都没搞明白。
◆ 04 未来在哪?尴尬的希望
这场百年争论,会走向何方?
超过四分之三的科学家相信,量子力学并非终极理论,未来一定会有更完善的理论出现,将它与爱因斯坦的引力论统一起来。那时,或许所有的谜题都会迎刃而解。
但在此之前,我们正处在物理学最尴尬也最迷人的时刻:手握着通往宇宙终极秘密的钥匙,却不知道门后究竟是怎样的风景。
正如一位物理学家所言,无法向大众解释现实是什么,是“令人尴尬的”。但另一位学者却认为,这种思想的百花齐放,恰恰是“创造力与进步的源泉”。
那么,你呢?
在科学家们吵出结果之前,你愿意相信哪个版本的现实?是活在观测决定的唯一世界,还是穿梭于无数个平行宇宙,抑或,这一切都只是你脑中的信息流?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诠释”。
参考文献:
Gibney, E. Physicists disagree wildly on what quantum mechanics says about reality, Nature survey shows. Nature 643, 1175-1179 (2025).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5-0234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