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群众新闻网【地评线】秦平:让星辰写就的课文成为青少年的灯塔

评论 >>  秦平

【地评线】秦平:让星辰写就的课文成为青少年的灯塔

https://www.sxdaily.com.cn/2025-08/07/content_11280888.html

作者:秦平

发布时间:2025-08-07 18:19:01

来源:群众新闻

2025年秋季开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迎来了一篇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这篇课文节选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华景时代策划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作者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它的入选,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家的致敬,更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仰望“南仁东星”,种下勇毅追索的种子。南仁东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中国天眼”(FAST)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自1994年起,他就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用22年组织建造了全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建成后,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中国独特贡献。正因为南仁东贡献卓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如今,他的名字不仅被镌刻在浩瀚宇宙之中,也走进了千万中学生的课本里,它告诉孩子:科学报国不是一句空话,是南仁东那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中国需要更多像南仁东这样的科学家,这篇课文,正是播撒在青少年心中的一颗见贤思齐、勇毅追索的种子。

致敬“南仁东星”,培育报效祖国的情怀。《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这篇课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南仁东如何从一个痴迷星空的孩子,成长为让世界瞩目的科学家。文章从“看星星”的童年往事写起,铺垫了他对宇宙的无限好奇,再到他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回国,带领团队在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中跋涉选址,最终建成“中国天眼”的壮举。南仁东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科研,用毕生心血推动中国天文事业跻身世界前列的不竭动力,就是他的报国之志和爱国情怀。10多年选址,南仁东几乎走遍了贵州的所有洼地,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可他从不低头,他说:“找不到合适的洼地,我这一辈子死不瞑目!”课文中那句“让我自己过去看”,触动心扉、掷地有声,浓缩了他对科学的执着、对国家的责任。无疑,南仁东是滋养孩子爱国情怀的动力源泉,激励他们未来在各自领域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铭记“南仁东星”,汲取征服星辰的力量。“南仁东星”闪射着科学家精神的熠熠光辉,他的探索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是指向未来。他的故事告诉学生:人类的进步源于对未知的不断求索。学习这篇课文,将其丰韵内涵注入学生心田,就能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南仁东身上汲取探索的力量,传承科学家精神,懂得星辰大海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敢于梦想、脚踏实地,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仰望星空、作出贡献,续写探索未知的辉煌篇章。

致敬“南仁东星”,点燃探索精神。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这篇课文,是因为我们需要记住让中国的科学之光照亮世界的人;是因为我们需要传承那种自力更生、永不言弃的精神;是因为我们需要相信未来的星辰大海将由今天的青少年去征服。就让包括这篇课文在内的教材,让青少年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成为指引他们拔节生长、稳健前行的灯塔。(秦平)

责任编辑:韦世钰 马丹妮

感谢编辑,感谢每一位阅读过这篇文章的读者朋友,您的关注就是对我的鞭策与激励。

我思我在  我在我思  红尘万象  边走边记  雷人雷语  直抒胸臆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0Qd5xMAN7q5rhwMwkjVVL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