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若地球上出现直径1毫米的黑洞,它会瞬间消失,还是会发生什么?

首先可以明确一点,地球上如果突然出现一个直径一毫米的黑洞,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除非人类文明已经扩张至太阳系内的其它行星上,比如火星,否则将与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同被黑洞所吞噬。

根据现有科学理论,黑洞本质上是物质发生坍缩后,在时空中形成的奇点,没有实体“表面”。对于其大小,通常用光也无法逃逸的边界,也就是“事件视界”来描述。并且,科学家认为,黑洞本体“奇点”的密度是无限大的。

“直径1毫米的黑洞”就是指事件视界直径为1毫米。一毫米确实很不起眼,但可不要小瞧它。对于这类宇宙中最恐怖的天体来说,仅仅一毫米,其背后隐藏的恐怖力量也足以毁灭地球。

要理解它的影响,算算这个“1毫米黑洞”到底有多重,就明白了。

黑洞有带电荷与不带电荷之分,旋转与不旋转之分,这里假设这个黑洞是一个既不带电荷也不旋转的史瓦西黑洞,那么在这种理想情况下,其事件视界与史瓦西半径可以认为是重合的。通过“史瓦西半径公式”计算可知,其质量约为3.37×10^23千克。

这个质量是什么概念?地球的总质量约为5.97×10^24千克,也就是说,这个“1毫米黑洞”的质量相当于地球的5.6%。如此多的物质被压缩在半径0.5毫米的球体中,这种极端情况下,夸克、轻子这类基础物质结构将不复存在。黑洞中的物质究竟处于什么状态,去了哪里,科学家们目前也不清楚。说到这儿,许多人应该就明白其可怕之处了吧。

听说过霍金辐射的朋友,可能知道“黑洞越小,蒸发越快”的说法。该理论认为,黑洞并非完全“只进不出”,而是会缓慢地向外辐射能量,最终可能逐渐“蒸发”。只是只有那种质量极小的黑洞,才有可能在瞬间蒸发。像这种 “直径1毫米的黑洞”,虽然看起来很小,但质量已达到地球质量的1/17,其蒸发过程非常缓慢,可以忽略不计。

像这种质量级别的黑洞,尽管其大小仅有一毫米,但如果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第一秒就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这一黑洞极重且体积极小,所以它不会停留在地表,会像马不停蹄地向地心坠落。这个过程中,黑洞的强大引力会持续“拖拽”沿途的物质,其中,黑洞附近的那部分物质会被其潮汐力撕裂成基本粒子,这些粒子会被黑洞引力拖拽,形成围绕其高速旋转的吸积盘。吸积盘中的粒子因高速碰撞会释放出伽马射线等极端能量,这种辐射能量极其恐怖,远超核爆,会在瞬间摧毁黑洞周围内的一切。整个地球的结构将逐渐瓦解,演变成一个由等离子体组成的“混沌火球”,直至完全成为黑洞的一部分。月球大概率也难逃魔掌,只不过这个过程相较于其吞噬地球而言非常缓慢。

尽管其能很快摧毁地球,但其初始的吞噬能力还很有限,不可能在一瞬间就把地球吞掉。不过,随着黑洞不断吞噬地球物质,其质量会逐渐增加,史瓦西半径也会随之扩大,引力增强又会增强其吞噬能力,从而形成“正反馈”。当地球完全被该黑洞吞噬后,这个黑洞的直径将达到18毫米。

黑洞尽管很能吞,但在吞噬过程中,仍会有一小部分物质以辐射等形式逃脱其魔掌。如果地球被其吞噬后,其质量可能与地球质量相差不多,那么它大概率会在太阳的引力束缚作用下,继续围绕太阳稳定运行,并不会导致整个太阳系结构紊乱。这意味着,其吞噬掉整个太阳系的可能性非常小。

幸运的是,根据黑洞的形成理论,质量如此“小”的黑洞,只可能诞生于宇宙大爆炸时期,在现有的条件下,已经没有可能,并且地球被黑洞撞击的概率几乎为零。事实上,目前已知最大黑洞可达太阳质量的上亿倍,最小黑洞其质量也在太阳的数倍以上,还未发现比这更小的黑洞。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BtgEOHoxID8QomhBSL8O3D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