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为什么量子力学允许“负概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概率是一个简单直观的概念。如果抛一枚硬币,它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50%。这两个概率相加等于1,并且它们都必须是大于或等于零的。这是经典概率论的基石,它建立在一个核心假设之上:任何事件的概率都必须是非负数。然而,当我们踏入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时,这个看似坚不可破的规则却被打破了。

量子态无法用经典的概率分布来描述,其根本原因在于量子力学中独有的干涉现象。在经典世界里,如果你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A和B,一个最终结果可以通过A或B发生,那么这个结果的总概率就是P(A) + P(B),概率总是累加的。但在量子世界中,情况大相径庭。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同时以多种方式存在(即处于叠加态),而这些“方式”并非独立的事件,而是具有概率振幅。这些振幅是复数,具有大小和相位。

当一个量子系统通过两条不同的路径(例如,穿过双缝)到达同一个终点时,我们不是将这两条路径的概率相加,而是先将它们的概率振幅相加。由于振幅可以有不同的相位,它们可能会相互抵消,这便是相消干涉。举例来说,如果路径一的振幅是+A,路径二的振幅是-A,那么总振幅就是A + (-A) = 0。最终到达该终点的概率为|0|² = 0。这意味着一个在经典世界中本应发生的事件,在量子世界中却完全被抵消了。这种“抵消”是经典概率论无法解释的,因为在经典概率中,没有任何机制可以使一个非零的概率消失。

从“负概率”到“伪概率”:超越经典的描述工具

为了在数学上描述这种非经典的干涉现象,物理学家们引入了负概率和伪概率分布的概念。这些概念并非意味着你可以测量到一个负的概率,而是一种强大的数学工具,用于在熟悉的框架下捕捉量子世界的非直观特性。

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Wigner函数,它是量子力学相空间表述的核心。相空间是一个描述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数学空间,它的坐标轴通常是位置和动量。在经典物理中,一个系统的状态可以由相空间中的一个点来精确描述。但根据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知道一个量子的位置和动量。因此,一个量子态在相空间中不能用一个点表示,而需要用一个“分布”来描述其在不同位置和动量上的“可能性”。

Wigner函数就是这个“伪概率分布”。它看起来像一个经典的概率分布,但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它可以取负值。这些负值区域正是量子干涉和叠加态存在的“数学证据”。它们是Wigner函数非经典的标志,清晰地表明这个函数无法被解释为经典的概率分布。Wigner函数的负值告诉我们,这个系统不能被看作是由一系列经典的点粒子组成的集合。尽管Wigner函数可以为负,但当你用它来计算任何实际可测量的物理量(例如,在某个区域找到粒子的概率)时,结果总是非负的,这确保了理论与实验的一致性。

Wigner函数如何描绘量子特性

Wigner函数在可视化量子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像一幅“量子照片”一样,清晰地展示一个量子态在位置和动量上的分布,同时揭示其非经典特性。

高斯态与经典粒子:对于一个被称为“相干态”或“压缩态”的量子态,Wigner函数看起来就像一个正值的高斯分布。这个分布是平滑且完全非负的,非常类似于经典粒子在相空间中的概率分布。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宏观尺度上,量子力学的行为会趋近于经典物理。

薛定谔猫态与干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是“薛定谔猫”,它描述了一只猫同时处于“活着”和“死亡”的叠加态。Wigner函数可以很好地描绘这种状态。它的图像会显示两个分离的、位于不同位置的“猫”态,但在这两个态之间会出现负值的区域。这些负值区域正是“活着”和“死亡”这两个子态之间发生量子干涉的标志。

压缩态与不确定性:Wigner函数也能直观地描绘不确定性原理。对于一个压缩态,Wigner函数会像一个被“压扁”的椭圆,在一个方向上(比如位置)非常窄,而在另一个方向(动量)上非常宽。这个“扁平”的椭圆清楚地显示了,当我们精确地知道一个变量时,另一个变量的知识必然会变得非常不确定。

总而言之,量子态无法用经典的概率分布来描述,是因为量子世界的根本规则与我们直觉相悖。干涉现象要求我们必须在数学上引入更灵活的工具,例如负概率和伪概率分布。Wigner函数等概念虽然看似抽象,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雅而强大的框架,让我们可以在熟悉的相空间语境中,直观地理解和描绘量子世界中那些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奇妙特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EC6IBx2xtwOPRtALWyT5Rb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