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把
挨饿没东西吃
叫做喝西北风。
那为啥要叫
喝西北风呢?
庄子在他的名篇
《逍遥游》当中,
有一句来描述神人的话: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饮风食露,超凡脱俗。
但后来吸风这个词,
变成了挨饿的代称。
比如说清代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中
“岂吸风所能活耶?”
常说的喝西北风,
有观点认为
是吸风一词演变
转化而来的说法。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我们知道,俄罗斯
横跨欧亚两个大洲。
亚洲北部的广大地区
也即常说的西伯利亚,
实际上就属于俄罗斯。
人们常说的西伯利亚,
占地约1300万平方公里,
占了俄罗斯的一大半,
比我国国土面积还大。
西伯利亚地区
冬季是高压区,
即气象学中常说的
西伯利亚高压。
另一边在美国西部
美国面积最大的州,
也就是阿拉斯加州,
有一个阿留申群岛。
阿留申群岛附近
冬季是片低压区,
即气象学中常说的
阿留申低压。
因为气压差的存在,
空气从高气压地带
流向了低气压地带,
这就形成所谓的风。
北半球冬季风,
实际来说是在
西伯利亚高压
和阿留申低压
共同的影响下形成。
西伯利亚和阿留申
两地可以连成一条
倾斜的西北东南线。
高压低压区的方位
就决定了冬季风
是以西北风为主。
西北风,
冬季较盛行的风。
冬季的风很寒冷,
喝西北风就代表
饥寒交迫的境遇。
关于西北风,
其实还有另一说法,
有人说过去的北方,
在冬季的西北风里,
会夹杂着一种树籽,
当人们日子艰难时,
会收集树籽熬粥喝,
所以就说喝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