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致敬缅怀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张俐娜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六十一

致敬缅怀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张俐娜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六十一

◎水剂神奇撼世,

“高分”万素皆溶。

降解拓途开“绿色”,

湖海除淤令自清。

古稀大器成。

“果”奉书台货架,

科争环宇先程。

笑历艰辛缘挚爱,

尽瘁家国酬夙衷。

乾坤怀抱中。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张俐娜院士(1940年8月14日--2020年10月17日)诞辰85年纪念日。她46岁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历经艰辛,成功开发了一系列低温水溶液体系的环境友好型新溶剂,突破了纤维素传统的高温高能耗的溶解方法,被称为是真正的"绿色"工艺、纤维素加工技术上的一大里程碑,被科学家们喻为“神话般的故事”。她因此获得2011年度安塞姆·佩恩奖(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最高奖),是获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评委认为:这种神奇而又简单的水溶剂体系,敲开了纤维素科学基础研究通往纤维素材料工业的大门 。据报道,她的研究能让豆渣、甘蔗渣等农业自然废弃物,变成漂亮丝质品乃至方便降解的塑料产品;在她研究基础上得以创建无污染、价廉、生产周期短的人造丝和玻璃纸生产新方法,推动了食品和生命科学的发展。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俐娜一直认为“成果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而不要躺在实验室的试管架”。她说,塑料要450年才能降解,对环境的伤害很大,而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制造生物质高分子新材料来取代现有的塑料制品可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永久伤害,应该去做,为国家出一份力。

◎张俐娜说,我喜欢科学,我对科研很有欲望和激情,勤奋固然很重要,激情更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没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以及对科学的热爱,自己就不可能在化学领域取得这些成就。”“我到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拼命为科学技术拼搏,就是想让我们国家在生物质材料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

(书法作品和译文由张飙先生提供;编辑报道:中国风华正茂)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2m42DLA3RozFXm9UhKEF0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