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太阳系生命中最迷人的 6 个时刻:从超新星点火到白矮星终章

引子|如果时间有进度条

你面前有个播放器,正在播放一部45亿年的电影。片名叫"太阳系"。

问题是,按正常速度看,你这辈子只能看到某一帧的某个像素在微微颤动。但现在,你可以拖动进度条了。

瞬间,安静的背景变成了疯狂的舞台:行星在气体盘里拼命长大,小行星像弹珠一样四处乱飞,土星的光环正在消散,而太阳——我们熟悉的那颗恒星——正准备膨胀成一个吞噬内行星的怪物。

来,跟我们一起按下快进键。

Jiawen Chen  陈佳雯

45亿年前|宇宙产房里的第一声啼哭

画面定格在一团昏暗的分子云中。

突然,邻近一颗大质量恒星走到生命尽头,超新星爆发!冲击波像看不见的巨掌,把松散的云气一把攥紧。在引力的作用下,中心开始发热、发光——太阳诞生了。

太阳并不孤单。它周围铺开了一张薄饼——原行星盘,直径约100个天文单位,却薄得像纸。在这张"宇宙披萨"上,尘埃颗粒开始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游戏。

这里有个物理学上的难题:按照传统理论,尘粒慢慢黏合成大石块,再聚成行星,这个过程太慢了。特别是木星、土星这样的巨行星,它们必须在气体消散前(仅100万到1000万年)长到足够大,才能抓住厚厚的大气层。

怎么办?

大自然的解法很巧妙。"流动不稳定"让尘粒自发聚集成团,就像河流中的漩涡会自动收集树叶。然后"鹅卵石吸积"接力——这些小石块被气体减速,源源不断地"喂"给行星胚胎。跟吃回转寿司似的,一盘接一盘送到嘴边,这就是巨行星快速长大的秘密。

还有个八卦:我们太阳系很可能曾经有过第五颗巨行星,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的"超级地球"。这种行星在别的恒星系里很常见,我们却没有。它去哪了?很可能在早期的行星大迁移中被踢出了家门,现在正在星际空间里流浪。

月球,39亿年前——一场科学争论的现场

把时光机停在月球高地,你可能会看到天文史上最激烈的争论现场。

传统观点认为,40到38亿年前,太阳系经历了"晚期重轰炸"(LHB)——巨行星轨道重排,像打台球一样把小行星带搅得天翻地覆,无数岩石如雨点般砸向内太阳系。证据?阿波罗带回的月岩,它们的年龄神奇地集中在39亿年前。

但等等。

新的研究提出质疑:会不会只是我们采样的地方碰巧都是同一时期形成的?就像你在北京只采访了80后,然后得出结论说"中国人都是80后"。

如果LHB真的发生了,场面会相当壮观。地球表面会周期性地被撞击熔化,变成一锅岩浆汤。天王星可能就是在这时被撞歪的——把一个旋转的陀螺打翻,让它侧着转,需要多大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场"石头雨"可能为地球带来了水。那些富含水冰的小行星,就像宇宙快递,把生命必需的H₂O送到了我们门口。而当轰炸结束,安静降临,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就出现了。

巧合吗?我不信。

Jiawen Chen  陈佳雯

35亿年前|火星的短暂春天

降落在古代火星,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现在的火星是个冰冷的沙漠,但35亿年前,这里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有海洋。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找到的证据确凿无疑:干涸的河床、三角洲沉积、富含硫酸盐和黏土的岩层——这些都是水的指纹。

但火星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科学家吵成两派。乐观派画了一幅"蓝色火星":温暖湿润,到处是湖泊,简直就是地球的兄弟。悲观派则说:别做梦了,火星大部分时间都是冰封的,只是偶尔火山爆发或者小行星撞击,释放出温室气体,才会有短暂的融化期——就像西伯利亚的春天,短暂却珍贵。

这不仅仅是学术争论。

如果火星真的孕育过生命,哪怕只是最简单的微生物,意义将是革命性的。为什么?因为这意味着生命的出现不是奇迹,而是自然规律。两颗相邻的行星都独立演化出生命,那银河系里该有多少生命!

如果火星有过生命,宇宙中存在其他生命的概率将从"也许"变成"几乎肯定"。

1亿年后|土星换装,火星戴环

快进到未来,土星正在经历一场缓慢的"脱衣秀"。

卡西尼号发现了"环雨"现象——土星环的物质正以每秒100到1000公斤的速度落向土星。按这个速度,再过1亿年,那些标志性的光环将消失殆尽。未来的天文学家看到的土星,会像个秃顶的老人,只剩下淡淡的环痕。

火星可能会获得自己的光环。

它的卫星福波斯正在螺旋式下降,每100年靠近火星约2米。再过3000万到5000万年,福波斯要么撞上火星,要么被潮汐力撕碎。如果是后者,火星将拥有一个尘土飞扬的环系统。

这就是太阳系的辩证法:环与卫星其实是一体两面,不断转换。卫星被撕碎变成环,环的物质又会重新凝聚成小卫星,然后慢慢螺旋坠落回行星。

永无止境的宇宙华尔兹。

45亿年后的某天|来自远方的不速之客

太阳系看似与世隔绝,其实不然。

每隔几亿年,就会有其他恒星路过我们的邻居。别小看这种"擦肩而过"。即使恒星在几光年外掠过,它的引力也会像蝴蝶翅膀,在太阳系掀起风暴。只是这场风暴来得很慢——扰动需要上亿年才会显现。

最脆弱的是水星。

作为最小的行星,离太阳又最近,它的轨道最不稳定。数值模拟显示,一次恒星近掠可能让水星的轨道慢慢拉长,最终要么坠入太阳,要么撞上金星。两颗行星相撞——那将是太阳系历史上最壮观的烟火。

人类能做什么?理论上,我们可以提前百万年预警。通过精确测量恒星运动,结合广义相对论修正的轨道计算,可以预测未来的危险。

到那时,也许我们已经有能力搬家了。

50亿年后|太阳的谢幕演出

所有的恒星都有寿命,太阳也不例外。

50亿年后,太阳核心的氢燃料耗尽,开始燃烧氦。它会先变亮,然后膨胀成红巨星,直径可能达到现在的200倍。水星和金星肯定会被吞噬,地球的命运还不确定——即使逃过一劫,也会被烤成地狱。

但这并非生命的终结。

当太阳膨胀时,宜居带会向外移动。木星和土星的冰卫星——欧罗巴、土卫二、盖尼米得——将迎来它们的黄金时代。厚厚的冰壳融化,露出下面的海洋。如果那里原本就有生命,将获得一次进化的机会。地球变成焦土的同时,欧罗巴可能正在孕育它的寒武纪大爆发。

最终,太阳会抛掉外层,缩成一颗白矮星——密度极高但光芒黯淡的恒星遗骸。剩余的行星会因为太阳质量减少而向外漂移,在更远的轨道上继续它们永恒的舞蹈。

尾声|六个字,一条线

如果你记不住这45亿年的史诗,就记住这六个字:

生—轰—火—环—掠—白。

生,是太阳诞生;轰,是晚期重轰炸;火,是火星春天;环,是土星环消亡;掠,是恒星近掠;白,是白矮星终章。

太阳系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我们由星尘组成,在恒星的光芒下演化,最终也将回归星尘。但在这个宏大的循环中,我们曾经存在过,思考过,仰望过星空。

这本身就是宇宙最大的奇迹。

下次你抬头看星星时,记住:你看到的不只是光点,而是一部正在上演的宇宙大片。

而你,既是观众,也是演员。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OjPiqe7WfkM2upTIwMaNr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