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都有自然规律,古人早已观测清楚,做好记录,制定出历法。农历月中的每一天,月亮都有自己的升起时间,而且每月都相差不大。这个规律相当明确,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观测验证。
农历的一个月,是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在水平方向上,只要月亮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日月地成为一条直线,就是一个月的开始。
这里有个小细节要说明,日地月运行到同一相对位置的时间间隔,是一个月,而一个月,并不等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27天多一点。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360°)后,地球绕太阳公转也向前移动,这时日月地尚未重新对齐。月球需额外运行约30°(相当于2天)才能再次达到“朔”(新月)的位置。朔的位置,日月地一线,月球在中间。所以地球观察者观察到的月亮周期,是月球公转与地球公转叠加的结果,大约29天半。
27.322天,是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恒星月。29天半,是人类观测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称为朔望月。朔望月是制定阴历历法的基准,农历是阴阳合历,一个月设置30天或29天,就是严格遵循朔望月周期定的。
地球一昼夜,是地球自转一圈,观测到太阳回到前一天同一位置的时间,24小时。但月亮相对于地球,不是静止的,地球自转一圈,月球也绕地球公转,移动了大约13度。所以地球观测到月亮回到前一天位置的时间,比24小时多,多出大约自转13度的时间,50分钟左右。这个我们可以直观看到,每天月亮升起,大约都比前一天晚50分钟。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解释一下:
上半月的月亮,上半夜能看到,半月相为上弦月,在西部天空,月亮亮圆面朝西。
下半月的月亮,下半夜能看到,半月相为下弦月,在东部天空,月亮亮圆面朝东。
农历月初几天,月亮上午才升起,跟在太阳后面,东升西落。白天太亮见不到,傍晚太阳落山,才显出小月牙儿,很快没入西方地平线。
月末几天,月亮早晨在太阳之前升起,很快隐没在阳光中,见不到了。
相对于地球,太阳和月亮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白道与黄道)和周期,日月同时出现在天空,也是正常天文现象。
白天,月亮挂在天上
夜里两点,月亮升起了
23年12月19日,农历冬月初七
2023年12月19日下午的月亮。16:30,太阳还没落.
一般来讲,农历二十九、三十、初一、初二都见不到月亮。
看下图二十七的月亮,离太阳太近,月亮升起,太阳紧随,没机会见到。再看初三的月亮,西边天际的小月牙儿,在太阳才落山之时见到。
月亮在它绕地球公转的29天半时间周期里,从地球上观察,每天都会比前一天晚升起48分钟,三十或初一,赶上和太阳同升同落。月亮在那么亮的太阳跟前,我们肯定看不到。而月底到月初这三四天,月亮都离太阳不远,想看到月亮,真的不容易。
其实白天看到月亮,每月都有比较清晰的几天。比如初七到十一,月亮很大很亮,下午太阳在西南,月亮在东南,就可以看到。二十到二十五,上午太阳在东,月亮在西,月相不小,也容易看到。
最不易看到的几天,除了日月太近,还因为月相太小。不足柳叶宽的月亮,很难在白天找到。
240212 18:57 正月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