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三甲医院加入AI研发大战

“病人告诉它有什么症状、什么问题,它会就病人的症状进行追问,比如头痛多长时间、有没有发烧、发烧多少度、有没有其他症状,然后结果就会显示这个疾病的可能性多少;和后台数据相比较,还需要补充哪些资料,有了资料以后就可以确定诊断。基于这个诊断,医生将给病人开处方、用药。”这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在近日召开的广东“互联网+医疗健康”峰会上描绘的场景。

基于“互联网+”的建设,AI医疗正在深入临床应用。2017年,广东省卫计委确定了9家智慧医院建设试点单位,探索智慧医院的建设路径;今年底,智慧医院建设将扩大到15家,到2020年广东省智慧医院将覆盖所有三级甲等医院。

“互联网+”推动人工智能医疗

2016年初,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大数据公司合作开发了人工智能医生。“患者和人工智能医生进行交互,交互以后将资料传给医生。”据田军章介绍,2018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构建的人工智能医生平台,包括了11.8万多个医学词条、3674种疾病、5375种临床表现,4495个化验指标,1773个检查标志物,180万医疗经验,456份单病种临床指南,3亿份三甲医院医疗病例等,目前形成了医疗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相结合的人工智能医生平台,并面向公众开放。

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推动。而对就医流程再造,改善患者体验,则是“互联网+”另一个优势。在近日召开的广东“互联网+医疗健康”峰会上,33家参与互联网服务评测的广东三甲医院,或多或少已开展“互联网+”的服务。其中,在预约挂号、诊疗服务、就医缴费、住院服务四大场景中提供的“互联网+”服务,预约挂号的平均分最高。

传统的“三长一短”中的看病就诊时间长、获得检查时间长和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已经全面实现了线上建卡、当班挂号、预约挂号、门诊排队候诊、门诊缴费、诊间预约、检查检验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看等一站式移动智能导诊就诊服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院长夏慧敏介绍,广州市妇儿中心2015年开始启动研发医疗AI“咪姆熊”家族,先后上线了诊断儿童发热相关疾病的“发热熊”,根据影像学检查诊断肺炎的“影像熊”、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找医生的“导诊熊”等。基于大数据研发的“问诊熊”也于近期上线。夏慧敏现场演示了一下其医院的智能医疗服务:患者可以直接用APP,通过语音或文字智能输入,将其相关的需求与医院的现有资源进行匹配,将症状输入到系统里边,根据他的这种症状来匹配现有的医生资源。

沃森智能医生“水土不服”

不过,在患者看来,类似通过语音输入、人机互动的问诊类AI医疗在医院内的应用效果仍有限。“看到很多医院大厅都设置了人形机器人,但试了下,实际效果并不大。”广州市民罗先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一方面,语音输入受到嘈杂的外部环境干扰;另一方面,机器人的交互内容单一,功能也比较单一,比如无法实现一键挂号等,“感觉更像给孩子们玩的玩具。”

辅助医生决策诊断的AI系统在临床应用上也面临尴尬。以IBM沃森系统为例,这套人工智能系统以擅长为癌症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成名。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这套系统已被全球超过230家医院使用,其中包括北大肿瘤医院、宣武医院等67家中国医院。

“沃森”2017年6月进入广东祈福医院,辅助医生做出肿瘤治疗方案。但记者了解到,“沃森”进入该院一年,只开出十多份报告。一名临床医生分析说,沃森只能给出西医的肿瘤治疗方案,但无法给出类似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建议,“中医治疗、绿色综合治疗等辅助疗法大多未能进入国际权威学术数据库,沃森可以说对此一无所知”。

另外一个原因是费用支付问题。沃森系统开出的一份顾问报告,需要病人自费支付2500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结论与院内多学科会诊(MDT)方案大体一致,因此,国内病人对沃森接受程度不高,“对中低年资的医生来说可能帮助更大。”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人工智能”两大热门领域的结合,未来将对医疗带来深刻影响,但目前仍受限于医院之间大数据“孤岛”、医疗费用支付等瓶颈,实际临床应用仍有待时日。

南方日报记者严慧芳实习生李莉

文章来源于南方日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802F0M5L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