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I识别癌症准确率超过90%,医生干什么用?

我们之前报道过抗癌新药PD-1抑制剂进入中国,但其高昂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实际上,癌症的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更是提高治愈率且降低成本的关键,但由于意识缺乏,加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使不少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期。近年来,科技巨头们纷纷探究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而目前,在肺癌、乳腺癌等七八种癌症早期筛查中,AI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本期的地球周报,编辑马诗月带你去了解。

编辑:马诗月

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神经影像人工智能的人机大赛,在脑肿瘤和脑血管的影像判读比赛中,人工智能以高出20%的准确率战胜了两组共25名人类医生。在A组比赛中:225例判读,一部AI用15分钟,准确率达到87%,而15位神经系统专业医生用30分钟准确率达66%;B组比赛中,10名专业医生对战AI,同样完成30道脑血肿扩大预测试题,AI以83%比63%的准确率战胜医生。这样的结果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热烈讨论。除了能下象棋,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能否更有所为呢?

AI战胜25位医界“最强大脑”!

目前,对于多数肿瘤良恶性的判别基本得依靠医学影像,肺癌依靠CT造影,食道癌依靠胃镜窥视,乳腺癌依靠钼靶影像等等。对这些医学影像的诊断目前只能依赖于医生的主观经验分析。我们知道,在我国医疗行业长期存在优质医生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三甲医院的医生忙不过来,基层医院的医生经验不足。

例如肺癌,CT检查是肺癌早筛的主要手段。三甲医院平均每天大概100到150个病人,每个病人至少拍二三百张CT片,也就是说一家医院一个医生一天要看近万份CT照片进行比对。可想而知,医生的劳动强度是非常大的。而AI通过对大量医学影像进行深度学习,并运用机器强大的运算能力和超强记忆力,人眼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看过的图像,AI短短几秒就可以处理,大大提高医生的“看片”效率。

AI技术的学习能力不得不令人惊叹。目前,不少医院也已经开始应用AI技术进行影像识别,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腾讯公司共同研发的“腾讯觅影”已经可以精确定位到3mm以上的微小肺结节,对其良恶性判别敏感度达到85%,特异度高达90%。

目前,“腾讯觅影”已经投入中大医院发起的“爱肺计划”公益活动中,为部分50岁以上的广东市民免费进行肺癌早期筛查。一直关注和倡导肺癌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是“爱肺计划”牵头人之一,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使今天的医生能够站在无数医生的肩膀上,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下沉到基层。

除了肺癌,腾讯觅影在食道癌,乳腺癌的影像辅助诊疗上,准确率也超过90%。

人工智能这么厉害,未来会取代医生吗?对于这样的好奇宝宝可能要小失望了,因为医疗人工智能也有"软肋",它擅长对已知数据库进行学习分析,但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即便症状相同,疾病也未必相同。医生需要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症状再加上数据结论的辅助判断,最终进行个体化的精准诊断,因此,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将数据结论提供给医生,再由医生下结论。

医学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人类不会按照教科书生病。的确,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取代甚至消灭某些职业,但最不可能取代的一定是关注人心的职业。医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它关注的不仅是人的病,更是病的人。医疗人工智能只能读懂数据和片子,而医生则能读懂人的喜怒哀乐。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不仅要有技术支撑,更要有人文关怀。人工智能诊断疾病只需要有理有据,而医生看病还需要有情有爱。所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医生这个职业都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感谢收看本期地球周报。

正午30分

深圳卫视每天中午11:50播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805B0SB5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