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减负提质增效
创新统计“一键报表”改革
浙江嘉兴落实国家“推进智慧统计建设,完善统计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统计现代化改革部署要求,聚焦因报表多、指标繁造成的企业编报负担重,因数据易被干扰、人为差错易发造成的监管难度大,因数据时效性差、应用价值低造成的辅助决策薄弱等问题,通过数字赋能、流程重塑,创新企业统计“一键报表”模式,实现数据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一键报表”改革由嘉兴桐乡市首创,已在浙江迭代运用超3年,11个地市90个区县实现全覆盖,企业报表用时压缩90%以上,准确率有效提升。
统计“一键报表”平台系统功能架构图
一、流程再造,构建业务和数据双链协同
(一)全口径归集。精准适配企业资源计划(ERP)、财务、产销等各类系统及不同版本、不同业务处理方式,可全量归集工业、服务业等12个专业219张报表。构建各项指标对应的取数标准体系,明确统计指标范围、口径、频率及计算方法,实现企业基础数据自动汇聚。
(二)标准化生成。将22个高频统计报表制度固化为系统程序,严格执行同一标准、同一逻辑、同一流程,构建规范生产、安全传输、实时校验的质量监控体系,杜绝人工差错,防范人为干扰,提升数据质量。
统计“一键报表”平台业务流程图
(三)自动化报送。创新“模板导入”、“接口推送”双通道,统一企业报送门户,明确传输协议和标准,实现统计报表自动汇集、规范生成、一键报送,无缝对接统计云联网直报平台浙江采集节点。以嘉兴某龙头企业为例:下属法人单位35家,涉及6个专业,每家每月需报送2—4张报表,仅一家公司的产值报表,每月需对200余个产品、2000余份发票进行人工计算,强度大、易差错。应用“一键报表”接口模式后,统计人员39名、人均1天的工作量精简至只需1名统计人员、5分钟,准确率100%。
二、体系重构,提升监管和保障双重质效
(一)创新两项技术,实现智能高效。创新“多源异构数据智能映射技术”,有效兼容适配各类数源系统。创新“指标血缘溯源技术”,有效追踪记录数据指标从生成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形成“企业‘一键’报表数字化台账系统”软件著作权,并取得“一种基于大数据生成报表的数据映射方法及系统”、“一种报表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等4件发明专利。
(二)制定三大标准,确保系统规范。建立数据、指标、接口三项标准体系,明确原始数据定义和管理规则,统一基础指标和过程指标来源和口径,规范信息传输协议和交互规则,为平台规范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企业基础指标清单》、《数据接口标准》等12项规范纳入浙江省统计数字化改革标准体系。
(三)强化四重防护,构建安全屏障。基于国产硬件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全栈自主研发,建立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TTPS)安全连接、SM4分组密码算法等“四重”安全保障,确保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全过程安全可靠。
统计“一键报表”平台标准规范及安全架构示意图
三、价值跃迁,驱动治理和运用双向变革
(一)数据反哺赋能。构建多维立体“企业画像”,动态分析产值、营收、利润等关键指标,为企业优化生产经营、产业布局提供支持。搭建产业链速查模块,归集供需信息,助企强链延链。提供政策直达增值服务,让企业更加便捷知晓政策、享受红利,累计推送涉企政策2.16万份。
(二)智慧统计赋力。构建统计人员管理模块,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四上”企业、乡(镇、街道)、村(社区)统计人员全量纳入,有效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构建电子统计台账,确保源头可溯、数据可查,为实现即时统计提供了基础底座。
(三)政府决策赋效。构建产业、行业、规模、效益等各类分析模型,形成区域经济全景画像,为政府快速获取经济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提供支撑,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变“经验决策”为“数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