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IPR必修课:如何在美国专利申请中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损失?

某公司领导问IPR:“我们和A公司差不多时间申请的美国专利,怎么我们多花了一大笔钱?”

IPR调出账单一看,里面多了不少延期费和附加费,却一时说不清原因……

为什么你的美国申请“多花钱”?

——流程管理失控是隐形成本的重要来源

该IPR后续仔细对比后才意识到:原来问题并不出在技术或申请内容上,而是——美国专利申请的流程管理出了问题。

美国专利申请过程看似标准、透明,实际上充满了隐形成本。一旦流程管理不到位,便容易掉进收费陷阱,悄无声息地花了不少“冤枉钱”。

逾期导致的直接费用增加

最典型的,就是错过官方答复期限,被迫缴纳延期费:

Restriction Requirement(RR)答复期限为发文日起2个月内。

Non-Final Office Action(NFOA)和 Final Office Action(FOA)答复期限为发文日起3个月内。

这些期限并不难掌握,但如果内部流程不清晰、沟通响应不及时,就很容易错过窗口期。哪怕只迟了一两天,也会被美国专利商标局收取高额延期费。

误判节点引发的隐性损失

除了显性的延期费,还有大量因流程误判引发的隐性费用,往往不易被察觉,却是“最烧钱”的部分:

Advisory Action(AA)的答复期限和 Request for Continued  Examination(RCE)的提交期限均沿用FOA的答复期限,即基于FOA发文日起3个月内。如果代理所误以为AA或RCE是独立计算时间,容易导致提交超期,多缴延期费。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atement(IDS)的披露节点也至关重要,如果能在NFOA下发前或下发后3个月内提交,通常无需缴纳官费;一旦错过窗口,就要承担不必要的开支。关于IDS相关费用的更多内容,可参见往期文章:美国专利费用新规下 ,信息披露声明(IDS)的费用结构有何变化?(点击阅读)

类似这些“因为不知道而没有去管”的时间节点,往往正是IPR流程管理中的隐形漏洞,也是让企业在美国申请中不知不觉多花“冤枉钱”的关键原因。

只关注官方期限就够了吗?

——流程管理的真正挑战远不止于此

很多IPR误以为,只要不迟交、不漏交,流程管理就算合格。但实际上,时间控制的质量不仅在于“有没有超期”,更在于“留给你多少操作余地”。

看似及时,其实早已踩雷

我们先来看一个示例:

FOA发文日:2025-01-01

FOA官方答复截止:2025-04-01

FOA答复实际递交时间:2025-03-29

该示例表面上没有超期,但留给后续动作(如AA答复或RCE递交)的准备时间几乎被压缩殆尽,风险大增。如果接下来的授权流程不顺,就极可能踩上延迟的雷。

接着上述示例,如果FOA答复再早一点提交,是否就能避免延期风险呢?

FOA答复实际递交时间:2025-02-15

AA发文日:2025-03-15

AA答复实际递交时间:2025-03-29

虽然每一步都在官方期限内完成,但若AA答复后仍未获授权,此时再想通过提交RCE进行补救,已错失窗口,除了需要缴纳RCE官方,还要再搭上一笔延期费,答复成本激增。

合格的流程管理,要做到“前置思维+多步联动”

合格的流程管理,要求IPR不仅要清楚“当前要交什么”,更要预判后续可能需要什么,主动规避风险:

提前评估当前答复能否获得授权;

对于高风险案件,提前预设AA或RCE的时间安排;

缩短内部处理周期,留出充足的决策和执行空间。

如果IPR只知道简单地按时提交材料,那只是被动执行,而非真正合格的流程管理。

技术与流程并重,才能稳控成本

回顾这些情境,美国专利申请的成本波动,不仅与技术实质内容的质量有关,也与流程管理密切相关。

对于IPR而言,流程管理与技术实质工作是并行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实质工作,确保申请技术内容过硬,决定能否获得授权;细致的流程管理,则帮助企业在此基础上避免不必要的额外费用与风险。

当企业能够在实质内容与流程管理上双线并重,就能真正掌握申请成本与风险,而不是在无形中为可避免的费用买单。

赶紧回顾自家流程管理,检查时限监控漏洞,及时纠正!

推荐文章:

快速了解美国专利申请审查流程,看这一篇就够了!

美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实际真的有20年?90%申请人算错了起算日

通过PCT申请的美国专利,为什么迟迟等不到审查意见?

PCT落地的美国专利,如何跳过“18+个月休眠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bUPR2tXfFoXlZJa3uC3G2H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